要老百姓先來鄉里打個證明,我根據鄉里的證明替他們代辦,安排人去局裡的戶籍科,不用老百姓跑那麼遠。”
“這跟治安罰款又有什麼關係?”
“鄉財政緊張,局裡經費更緊張,我不給局裡依法創收,局裡怎麼可能給我人?盧書記,我向您檢討,沒跟您請示彙報,私自管局裡要了四個民警。要是能換來四個民警,把警務室搞起來,那我們良莊不就等於有派出所了麼,一個鄉鎮,不能總沒派出所,您說是不是。“
韓博又敬上一根香菸,摸出一個打火機殷勤地幫他點上。
一個鄉沒派出所,想想是夠丟人的。
不過丟人總比丟錢好,有二十萬能給三十四個人發工資,能報銷一大堆發票。要是沒這二十萬,就要想辦法從其它地方找。
盧書記是何等人物,沒這麼輕易被說動,抬頭道:“你的話有點道理,不過治安罰款必須交鄉財政。以前不給收據,是鄉里考慮不周。以後開收據,蓋鄉政府公章。”
“盧書記,我確實是為全鄉群眾考慮。要不這樣,局裡返還多少,我交多少給鄉財政。”真是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韓博咬咬牙,跟生意人一樣討價還價。
“你們返還多少?”
“10%。”
“10%頂屁用!”
“盧書記,縣財政不是全額返還的,局裡能給我10%不少了。”
公安局這次派他來,下次不知道會派誰來,要是鬧事的人把舉報信寄到省裡會很麻煩,治安罰款跟那些集資攤派不一樣,理在人家手裡。老百姓辦個證要跑那麼遠,要跑好幾趟,這些實際困難一樣要考慮到。
盧惠生膽大包天不等於喜歡蠻幹,權衡了一番,不容置疑地說:“60%,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