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粟米味道還是不錯的,比糜子好吃!”
“……”薛紹直接無語,這就是一口打不怕的活豬啊!
稍後大隊的糧草運進了右衛屯糧大營中,薛紹進營之前舉目看了一眼,巨大的營盤一眼看不到頭,茫茫的煙塵之中是無邊的人海與車馬。糧草輜重堆積如山,旗幟林立如同浪濤翻湧,所有人都在緊張的忙碌。
薛紹現在理解《六軍鏡》中所說的“十兵三夫”是什麼意思了。冷兵器時代沒有火車皮、卡車車隊與大輪船這種運輸工具,三十萬大軍所需要的糧草與輜重要進行運輸,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三十萬大軍出征,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要專門用來運輸和保管輜重。有時,朝廷也會另外徵發一部分民夫,減輕軍隊的運輸負擔。但是“勞務費”和民夫的吃喝無疑又是一筆新的開銷。
因此,這一次的北伐朝廷沒有徵發民夫,而是讓所有的新兵來負責押運糧草。
如今這個大營盤裡,有九成的人是和薛紹一樣的“新兵”。另有一成的老兵混編在其中擔任軍官,負責帶領新兵。這些人將要押著糧草一路北行直到戰爭前線,也就相當於是經歷了“新兵連”的艱苦歷練。
糧草押進軍營之後車輛全被整齊的擺放在了一起,然後新兵們又從輜重車上卸下帳篷、棉被和炊具這些東西,在老兵的帶領下學著扎帳篷和埋鍋造飯。
一火新兵先是搬運了糧草個個餓得肚子咕咕叫,現在還要忙個不停自行安頓,像個陀螺一樣轉了大半天就沒停過片刻,好幾個體弱的人都已是累得直不起腰來。
但是手下稍稍一慢,火長的怒斥甚至是鞭子就會揮上來,容不得半分懈怠更加沒人敢於偷懶和頂嘴。
初來乍道的第一天,所有的新兵都在心裡一起在叫苦。
薛紹和牛奔被編入了同一火,兩人都很強壯幹事兒也很利索,比其他火的新兵進度要快多了。因此,火長的臉se也好看了一些。
火是唐軍軍營裡的最小編制,每火十人,相當於現代軍隊裡的“班”。火裡有八個新兵和兩個老兵,老兵當然是領頭的火長和副火長。這不是正式的“軍官”更沒有品銜可言,但他們的威嚴同樣不容冒犯與褻瀆,否則就要攤上“頂撞官長”的罪名,吃不了兜著走。
大唐軍隊裡的紀律非常森嚴,比之於官場上的勾心鬥角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軍隊裡是典型的官大一級壓死人,官長的權威那是百分之百絕對的。
頂撞官長違抗軍令,那是重罪!
非如此,無法做到“令行禁止”。
晚飯是粟米混著糜子起煮的粥,每人再加一勺醬菜。軍隊裡的晚飯就這樣,只能吃稀的而且不能吃得太飽,否則晚上睡不安穩影響第二天的體力。
薛紹來了大唐還真沒吃過這麼粗劣的飲食,但餓了吃什麼都香,到最後都想把這碗從中間劈破了tian個乾淨。
大家都是一身臭汗髒兮兮,想洗澡?免談!
水是軍隊裡的珍貴資源,水車隨軍而走,水都是限量供應只供飲用。除非是高階的軍官,否則行軍在外半年不洗澡那太正常了。除非軍隊傍水駐紮,一般的軍士才有機會到河裡洗個澡洗一洗衣服。
吃完了飯薛紹和其他七個新兵蛋子一起收拾好了本火的餐具等物,然後就被趕進了帳篷裡,聽火長說軍法。所有的新兵都在心裡想著一件事情——能讓咱們躺下聽麼?
這大半天的重體力勞動完畢了,新兵們幾乎都已經站不穩。
薛紹遠比一般的新兵體能要好、適應xing也更強。但他也有了一點透支之感。
他心裡清楚,行軍之苦,這才揭開了冰山之一角。!。
第208章 快刀斬亂麻
薛紹回了一趟左奉宸衛,叫來自己的親隨們。
盧思義與唐真潘奕等人,早就等薛紹等到心焦了。大唐徵兵擴伍北伐突厥,他們也想一同參與。但是薛紹給他們潑了一桶當頭冷水——就在左奉宸衛乖乖待著,好好護駕皇帝,哪兒也不許去!
這些人懵了,想要問個情由,還有人提出我們就跟著將軍一起去投軍,依舊做將軍的親隨好了。
薛紹也不廢話,當著眾人的面換上了裴行儉給他的小卒軍服,“我就是個普通小卒,怎麼帶親隨?”
盧思義等人當場傻了眼。
薛紹安撫他們說,等我打完了仗還是要回左奉宸衛來的。要出征,以後有的是機會。
盧思義等人便不再多說,只是置疑以將軍的出身和品銜,怎麼就做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