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部分(3 / 4)

小說:極品駙馬 作者:曾氏六合網

下曾跟村裡的武師,練過幾日槍棒。”

“底子不錯。”趙隊正眯了眯眼睛,“說,最擅長什麼?”

“近戰格鬥!”薛紹答道。

“馬術與箭術如何?”

“一般。”

“那就補拙。”趙隊正說道,“我看你像個好兵苗子,別讓我失望。”

“是。”

操練繼續,這個趙隊正細心的觀察著每一個新兵的特點,時不時的與人交談幾句,或是糾正他們的練槍動作。

薛紹心想,大唐軍隊裡的基層軍官,的確是非常重要。像趙隊正這種七品隊正基層軍官,他的帶兵水平直接決定一隊兵的人員素質。打起仗來,隊正也是要直接帶人衝鋒陷陣的。一個隊正的軍事素養,直接決定一整隊兵五十人的戰鬥力水平。

那麼,如果能夠提高基層軍官的軍事素養,將能極大的提高大唐軍隊的戰鬥力。講武院今後,是否可以朝這樣的方向去發展呢,讓它成為一個基層軍官深造提高的搖籃?

薛紹又想動筆寫點東西了。

訓練罷後,天才大亮。早餐相對豐富,每人吃到了一個夾肉饅頭和一個油炸散子喝到了羊頭羊骨燉的湯,還發了兩個大蒸餅當作是行軍午飯。中午就不再專門埋鍋造飯了。

今天的工作,依舊是去長安太倉搬運糧食。不斷有新兵集結而來,兩座右衛大營裡很快滿員。每軍一萬二千五百人,這裡是兩軍。

上頭傳下軍令來,這先頭兩軍將押運第一批糧草,最先出發。

這兩軍都是新軍,其中新兵佔到了九成。兩軍的最高行統帥行軍總管是薛紹的熟人,右衛中郎將李多祚。糧草和練新軍都是大事,裴行儉任命他信任的直系大將來押運,也是情理之中。

一連十天,薛紹這些新軍都在運糧草、學軍法、操練行伍當中度過。人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最初的三四天不適期過後,大多數人都適應了這種艱苦卓越又緊張忙碌的生活。

薛紹的手上和腳上都已經磨破了兩層皮,結成了血繭子。同火的新兵都成了同甘共苦的鐵哥們,大家僅有的一點閒時消譴,就是聽薛紹講改編的葷故事。

軍營裡的爺們兒很難見到個雌xing動物,聽到任何一點沾葷的都能舉槍致敬。薛紹和他們在一起很自然的就變得“三俗”了,還因為能講故事獲得了很高的人氣,連一些火長和隊正都來聽他瞎瓣,高興了還能賞他個肉饃。

要是用一個詞來形容這十天的生活,苦中作樂。

漸漸的,新兵們越來越能適應軍隊的生活,變得自覺乖巧和能幹勤快。隊正和火長們的臉se比剛來時好看多了,給大家的伙食待遇各方面都有了一些提高。有一次趙隊正大發善心,還給隊裡的每個人發了一合果酒,也就二兩。雖然只是溼了溼嘴就沒了但大家還是很高興,從此對趙隊正感恩戴德。凶神惡煞經常拿鞭子抽他們的趙隊正,漸漸的被新兵們敬若神明。

薛紹想起了前世在接受心裡治療時學的一個名詞,斯德哥爾摩結合症。簡而言之,就是人xing當中都有著“受虐也能上癮”的潛質,軍隊裡的軍人就是典型的代表。他們每天都吃盡了各多苦,漸漸的不僅能夠適應這種苦,還會在潛意識裡認為這些苦都是理所應當,時間長了甚至會當成一種享受。突然一下閒下來過上清閒的好日子,還會受不了。如果在受苦的過程當中上面的人給一點小恩惠,馬上就會對上面的人感恩戴德無比忠誠。

古今中外的軍隊裡,無不如此。很多人都是這樣帶兵,只是知道這個“理論”的人少。

所以,軍隊裡的衛士和軍官之間的感情,非常深厚。同袍之情,有時甚至勝過親情,要說兩肋插刀一點也不為過。

帶兵的時間一長尤其是打的勝仗多,一名將領往往能夠擁有極多的死忠。

身為大唐軍隊的最高統帥,裴行儉帶過的大將小將都服他。於是這些人再向身邊的人和屬下傳遞這種資訊。口耳相傳層層膜拜,裴行儉就這樣成了所有大唐衛士心目中敬若神明的偶像,他在軍隊裡的威望也就無人可及了。

軍隊裡一多半的人一輩子沒見過裴行儉,就因為裴行儉是他官長心目中的神,或者是他官長的官長心目中的神。於是,裴行儉成了所有大唐衛士心目中的,軍神!

現在薛紹覺得,這十天的實踐比花一百天時間來死讀兵書的收穫,都要多一千倍。這還只是一個開始。

裴行儉這一手安排,堪稱絕妙。這個嚴厲又和藹的小老頭兒,是個好老師!

【求定閱,求票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