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3 / 4)

小說:極品駙馬 作者:曾氏六合網

”的大名屢現於史冊。這樣的邊鎮無疑是非常鍛鍊人的,它為大唐帝國輸送了無數的軍事人才。安史之亂時期的中興名將郭子儀與李光弼,就是出自朔方軍。

推究起來,現在的夏州軍其實就是“朔方軍”的前身。他們現在之所以被稱為安西軍,是因為王方翼曾在數年前輔佐安西大都護裴行儉平定過西域之亂。亂平之後裴行儉迴歸朝廷,他帶過的那支百戰凱旋之師基本上都交給了王方翼。那隻軍隊就叫安西軍。

可以說,王方翼是直接繼承了裴行儉留下的衣缽併發揚光大,才有了眼下這支聲名赫赫的夏州軍。

軍隊最講究光榮傳統一脈相承,儘管現在王方翼和他的麾下已經沒有在安西四鎮一帶服役,但是“安西虎師”的名號從裴行儉時代就已經響亮,那是被打怕了的異族敵人叫出來的。所以,現在的夏州軍仍然自稱為“安西軍”。“安西虎師”的名號,則是他們最大的自豪。

就目前而言,王方翼手下的這支安西軍,和經由程務挺一手打造現在交給了薛仁貴統領鎮守朔代邊境的北軍,就是大唐?

??能打的兩隻王牌野戰軍。

巧合的是,這兩支大唐最重要的王牌軍隊,都和裴行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一個是裴行儉直接傳下的衣缽,一個追隨於裴行儉帶打過北伐突厥的大戰役。

現在,裴行儉唯一的嫡親學生薛紹遭遇了安西軍統帥王方翼,兩人一番座談追根溯源那是越聊越親,就差攀親戚了。

有件事情大家都心裡有數,但都沒有說破。那就是,軍隊是強者為尊的世界,王方翼這樣的傑出老帥能和比他年輕了三十多歲的薛紹聊得投機,最重要的原因是薛紹用城平一戰,贏得了王方翼和他手下所有將官的認可與尊敬。

在瞭解了薛紹平叛的作戰經過之後,久經沙場的王方翼當場就大吃了一驚!

因為此前王方翼等人非常確信,朝廷派薛紹這樣的“寶貝疙瘩”來掛帥出征,無疑是來走過場“鍍金”的。按常理來說,為了確保寶貝疙瘩的絕對安全,朝廷肯定會派給他足夠多的軍隊、足夠多的猛將和智囊軍師。然後再派給他一個能辦事的副手王方翼實際操作,來給寶貝疙瘩“打工”賺軍功。

但實情卻是,薛紹只從長安帶來了八百名從未上過戰場的所謂“精銳”騎兵,再加上臨時拼湊的五六千府兵與土兵,居然在十天之內先後兵不血刃的收復了延州,隨即又擊潰了白鐵餘三萬叛軍併火速平定綏州全土。

這種事情,顯然不是“寶貝疙瘩”能幹出來的。

王方翼和他手下的將軍們從來沒有想過,會有人比安西虎師的拼命三郎們,更能拼命。他們之前對薛紹有多鄙夷,現在就有多震驚和多敬重。

僅僅是休整了一天,王方翼手下的大軍就投入了剿匪的收尾工作。

其實,白鐵餘叛軍這樣的匪徒,主力集中在一起還好處理一點。如果潰散四方逃到各個角落,或盤踞山村或落草為寇,再有一些人脫厺脫去軍服放下兵器就變成了難以辨認的平民,如此化整為零還難對付一點。最起碼,需要大量的人手投入。

如果王方翼手下的兩萬兵馬不來,薛紹還真會對這收尾工作極為頭疼。

但是王方翼和他手下的將軍們都覺得,讓安西虎師來幹這種擦屁股的事情,真是殺雞用了斬牛刀。但是沒辦法,誰叫自己來遲了,“大活兒”都讓薛紹一個人給幹了呢?

安西虎師開拔分散各地之前,王方翼集結人馬,請薛紹檢閱。

兩萬人馬就集結在城平縣城以東的地帶。閱兵之時,有很多的綏州百姓前來參觀。

王方翼親自陪同薛紹閱兵。

二人各乘一駒,在兩萬騎兵排山倒海一般的高聲歡呼之中,從行伍中走過,上了點將臺。

“名不虛傳,虎狼之師。”薛紹連聲讚歎。

王方翼謙遜的擺了擺手連連發笑,說道:“少帥出身貴胄,應該是不通廚藝一門吧?”

薛紹有點意外,笑道:“老將軍怎會突然問起這一層?沒錯,我確實不通廚藝,完全一竅不通。曾經做過一盤餃子,還是請人代庖。”

“少帥真是個實誠人。”王方翼哈哈的大笑,說道:“其實老夫只是想說,一個真正高明的廚子,能用最簡單的食材做出最美味的食物,而不是拘泥於上等名貴的食材。帶兵打仗,其實也是這樣的道理。安西虎師確實是精銳之師,是裴公留下來的一塊瑰寶。老夫仰仗裴公的威名、驅使這樣的軍隊打出了一點點莫須有的威風,算不得本事。少帥僅憑延州拼湊的數千散兵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