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塞滿了,不得變通。她教我做人的道理,比如‘要端正聽話,要有規矩知道怕懼’, ‘要坐有坐相,立有立相,不可油頭滑腦’等等些個這也不可,那也不可,就像佛門的戒定慧。”
“那她自己一定是個極講究的人吧。”
“她在家,稍有一刻空,就自己泡一碗茶吃吃,興致好時偶爾會清唱幾段。我在傍嬉戲,見她一人坐得這樣端正,這屋裡都顯得灑落悠閒。”
蝶兒突然覺得這話像是丈夫談論妻子的語氣。
“她後來也沒想過再組家庭嗎?”
“別人也提過的,她只說放不下我。因此我總覺得是我造成了她的不幸。如今,她已經再不用操心我了……”
發毛說到這兒時,蝶兒突然顯出十分悲傷的樣子。
風枚感情生活的不如意,究竟是放不下兒子,還是放不下廣春呢?
蝶兒沉默著,沒有說話。發毛又講起了他的母親。
“小的時候,媽媽還年輕,也不象現在這麼瘦弱。那時,我覺得媽媽很美。她經常抱著我,手掌那麼柔軟。我就問她這是什麼。媽媽說是肉啊。我又問肉什麼,她說肉就是肉。我就一直纏著她問,她也不會惱的。”
聽發毛的語氣,他還沒有從母親去世的陰影中走出來。
風枚去世前一直在參悟佛經,指示發毛不清楚母親到底悟了些什麼。母親燒經時,堅定地認為,在那極樂的世界,有一枝蓮,在靜靜地等待著自己……
如果真有靈魂的話,母親的靈魂是在天堂還是在地獄?
“唵嘛呢叭咪吽……”
京劇有一出《目蓮救母》:目蓮一門,素行善。目蓮之母常頌經,戒殺放生。久之,目蓮之兄,為佛度去。其父出門追尋,亦為佛度去。一日,目蓮自學塾歸,途中又為地藏佛度去。其母參禪未透,不知彼等已成正果,停止善舉,經卷佛像,毀之一空。死後,冥王怒其修正不果,造孽過多,令鬼卒押在豐都城,逼觀煎熬磨碓種種冥刑。目蓮之母,屬目之餘,心寒膽裂,悔之無及。遊至滑油山,適目蓮尋母而至,母子相見大哭。目蓮弘施佛力,救母出地獄而去。
目蓮母子在滑油山相見,眾鬼卒種種為難,目蓮僧弘施佛力,每念唵嘛呢叭咪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