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沒丟了考舉人的希望,這種堅持的精神挺值得人敬佩的。”
杏兒頓了頓,又說:“我不求小康能揚名天下,甚至是做官什麼的,我只想他能識得幾個字,能懂得做人的道理。老人家教,我比較放心。”
李欣哂笑,心裡卻在想,若是這傅先生只是單純地追求名利,所以不放棄,這便讓人有些失望了。
杏兒說完話,便問李欣:“大嫂的意思呢?”
“我其實也是跟你想的一樣,覺得傅先生比較好。”
李欣笑了聲,回杏兒說:“不過我的理由跟你的不一樣。”
“哪兒不一樣?”杏兒忙問道。
“曲先生……還算是年少輕狂吧,小孩子開蒙,最初便是接觸教書先生的思想,我怕他平日裡怨憤太多,教的實物卻沒多少,這對揚兒和小康無益。這是其一。其二,傅先生雖然可能埋首故紙堆,可他紮實的基本功擺在那兒,給兩個小娃子打下堅實的基礎不成問題。如果以後瞅著他的確是有些文人的酸腐,再給揚兒和小康換先生也可以。”
李欣眼睛融融的,笑著說:“我也不求嚴格能功成名就,以後有多了不起,只希望他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長大,會做人,會做事,這便夠了。”
杏兒趕緊附和,便與李欣說好,為了保險起見,還是在之前先去這兩個地方看看,接洽接洽曲先生和傅先生,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兩個人。然後再定下來。
不過揚兒和小康入學塾的事情卻是不急,再怎麼還是得等到阿妹出嫁,關文鋪子開張以後再進行。所以這件事暫時擱在一邊兒。
李欣打發了揚兒和小康讓他們去試新衣裳,過年了,甭管大人小孩兒都得穿新衣。
兩個小娃子穿的都是李欣做的,量體裁衣十分合適,布料也輕軟舒服,揚兒和小康都笑得十分甜。
大人的衣裳是沒時間做了的,便是買的成衣,雖然貴點兒,但樣式的確是比自己做的要別緻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