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站立在雲朵之上。
話說雲不過是水蒸氣的凝結,怎麼能承受住人的重量呢?當然,這大概是模擬出的雲,而非自然界的雲。而且她腳下的雲朵上居然還有類似於跳舞機上的“上下左右”四個按鈕。踩上一個按鈕,雲朵就會往那個方向移動。踩的越用力,則雲朵移動的越快。
就在她研究這個新奇的事物時,眼前突然憑空出現一個巨大的腦袋。當然,這只是三維投影。投影裡的人一副高高在上的表情,用人族通用語質問他:“怎麼這麼久才回來?事情辦完了?”
吳道安怕說漏嘴,所以只是乖乖的點點頭。
眼前的人頭點點頭,吩咐道:“好,回到你的b5區繼續工作吧。”然後,三維投影就關閉了。
吳道安有點無奈了,誰知道b5區在哪裡呀。而且舉目四望,盡是一片蔚藍天空和朵朵白雲,一個人影都沒有。好吧,先隨便逛逛。
這片空間有點出奇的廣闊,走了半天都沒見到一個人影,估計是類似於附屬空間之類的東西。根據弦理論,空間有九個維度,只是其中的六個維度極度捲縮,以至於人類察覺不到,並且在宏觀上毫不影響人類的生活。不過科技到達一定程度,肯定是能將這些極度捲曲的維度給強行拉扯開,就好比是把一個皺巴巴的紙團完全鋪展開那樣,感覺上是憑空創造出新的空間,但實質上只是一種對空間的充分利用罷了。
其實修士修為到了後期,也一樣的會參悟到空間法則。比如渡劫期修士呼吸間就能橫跨幾光年的距離,本質上就是一種對空間的臨時摺疊。
當然,這等境界離我們的吳同學還很遙遠,她現在只是來看看神月帝國到底在搞什麼鬼。也算是碰巧。她走著走著,居然碰到了一個機器人,看到她路過時還主動的鞠躬。她抱著嘗試的心態,過去問道:“b5區怎麼走啊?”
“公民等級:98級。職位:機密研究員。許可權級別確認:4級……”機器人在掃描了吳道安的虹膜後,先報出了一堆資料,然後才回答道:“b5區距離較遠,建議去附近的軌道樞紐中轉。位置座標是……已自動幫您設定,祝您研究順利。”
機器人的金屬音一結束,吳道安腳下的白雲面上就浮現出一排座標,然後就開始自動駕駛了。嗯,不愧是高科技啊,懶人福音。
約莫一分鐘的工夫。吳道安就看到來了一個巨大的空中平臺,上面佈滿了電梯。其實說是電梯,不如說是短距離傳送陣更恰當,只不過是做成了電梯的外形而已,實質上連吊繩都沒有,算是哪門子電梯?
不過在坐電梯之前,她居然看到了平臺zhōng ;yāng的位置有一個巨大的三維投影觸控式螢幕。上方還掛著一個大大的問號。如果沒理解錯,那應該就是常見的問訊處之類的地方吧?她正好對這地方一無所知,當下又四周沒人,於是她果斷的湊過去,一番點選,開始瀏覽上面的資訊。
當然,高等級的科技文明在基礎物理理論架構上就和地球差別很大,什麼統一力場引力與量子力學暗能量平行宇宙高維空間時間環路之類的當前地球難題在神月帝國那邊大概就是中學物理級別的吧。而且連普朗克單位在他們那裡都屬於過時的概念了,早就不能算是基本單位了。
實際上,不同位面的普朗克常量並不一樣,這也是位面間差異的重要原因。而且位面裡面的真空也不是真正的真空,因為會有量子cháo汐現象,正負粒子不停生滅,一樣會阻礙光線行進。所以人類當前測出的光速也只能算是位面光速。這個數值遠遠的低於真正絕對真空裡的絕對光速。
另一方面,普朗克常數是由光速推斷出來的。光速一改變,普朗克常數也變了。而基於絕對光速推斷出的普朗克常數,又被神月帝國稱之為“基本常數”。而在這一長度下存在的粒子。又叫做基本粒子。當然,地球目前僅僅是推斷出夸克存在罷了,而夸克的長度比起基本長度那可是要大天文數字倍,所以地球上的科技目前僅僅是準4級罷了。
讓吳道安感興趣的還有對科技文明等級的分類。按照神月帝國的理論,只有探測到分子的族群才稱的上是“文明”。按照這個定義,地球在17世紀之前都屬於野蠻人的範疇了。
而一個文明對粒子的認識程度越深,則文明的科技等級越高。
比如說地球人類17世紀透過顯微鏡發現分子,這時候跨入了1級文明。公元1909年盧瑟福發現了原子,這時候進入2級文明。後來隨著量子力學的興起,質子中子膠子各種子被陸續發現,此時算是進入了3級文明。而隨著近來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