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3 / 4)

小說:一品美食 作者:死磕

說過竹筒飯。

看到那幾個獎品文字化為一本技能書飛入系統包裹的時候,饒名揚向系統問道:“這是啥美食?咋我連聽都沒聽說過呢?”

頗具智慧的美食系統在饒名揚腦海裡嘿嘿一笑,道:“你也太高看自己了!這世界上,你沒吃過的美食太多了,別搞得自己好像挺見多識廣的一樣。不用奇怪,以後你還會抽到更多你沒聽說過的美食的。這個竹筒飯,就是滇南省少數民族的特色美食,做法挺簡單的,就是需要新鮮的竹子,你自己學習了就知道了。”

饒名揚點了點頭,然後開啟系統包裹,找到那本廚神級竹筒飯的技能書,雙擊學習了之後,饒名揚就學會了竹筒飯的烹飪方法。

但是,當饒名揚腦海中出現了竹筒飯的烹飪方法後,他卻不由感到有些鬱悶了。

原來,這個竹筒飯的烹飪方法倒確實挺簡單的,卻不適合在一品居餐廳裡做。

竹筒飯的做法,就是砍一節新鮮嫩竹子,兩端留節,在竹節一端打洞,裝入一定比例的大米、水、豬油和其他佐料配菜,然後用蔬菜葉子塞住洞口,放到柴火或炭火上燒烤。

燒烤的時間,在20分鐘左右。

做好的竹筒飯,香軟可口,清香撲鼻,融米香、竹香於一體,堪稱一絕,是滇南少數民族極具特色的民族美食。

做這個竹筒飯關鍵,在食材的比例和火候的掌握,以及竹筒的新鮮上。

廚神級的竹筒飯,竹子必須是生的,能夠在柴火或炭火上翻來覆去的燒烤而不起火。如果是幹竹筒,燒烤的時候起了火,那是不行的。

而竹筒內食材的比例,也是很關鍵的。什麼種類的大米需要多少水,多少豬油,多少鹽,多少配菜,都是要靠經驗來選擇的。

而饒名揚現在學習了廚神級的竹筒飯烹飪技能,那對食材比例的掌握,自然是有一個最佳選擇比例的。

還有就是火候的掌控,翻竹筒的頻率,燒烤的時間,也是比較關鍵的步驟。

實際上,如果要求不高的話,這個竹筒飯做法並不複雜。滇南的傣族、哈尼族等少數民族,會做竹筒飯的人太多了。

這個竹筒飯,本身也只是那些上山勞作的人,在山上砍根竹子來做飯充飢的方法。

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烹飪手法的變化,食材的搭配,才讓竹筒飯變成了一道民族美食,獨具特色。

但是,說起來簡單,其實這也是一道易學難精的美食。

如果只是要烹飪出來充飢,那幾乎沒什麼難度。

但要真的烹飪出香飄十里、讓人垂涎欲滴的竹筒飯,同樣不容易。

當然,那是對一般人的說法。

對饒名揚來說,這就不復雜了。

有著美食系統這樣的外掛,直接學習了廚神級的竹筒飯烹飪技能,最佳的食材比例、火候掌控,都在饒名揚的腦海裡了。

只要他想做,做出來的竹筒飯賣幾百元一個,完全沒有問題。

但是,饒名揚為什麼感到氣悶呢?

因為,這東西要需要用火燒烤,而且必須是柴火或炭火,煤氣還不行。

一品居餐廳,可沒有預備燒烤這個專案。裝修的時候,就沒有準備要做燒烤。如今也不可能在餐廳裡燒烤東西,搞得煙熏火燎的了。

即使有抽油煙機,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煙塵抽走,總是會影響餐廳裡的食客就餐的。

所以,饒名揚就感到有些鬱悶了。

抽到了一個廚神級的美食獎品,卻不能做出來給大家品嚐,實在有點令人沮喪。

但是,饒名揚也沒有辦法。他不可能為了一個竹筒飯,破壞一品居高檔餐廳的空氣,在餐廳裡搞燒烤,搞得煙霧沉沉的。

因此,第二天,饒名揚一整天都有些心情不好。

到了下午,周嫻瑩看饒名揚實在悶悶不樂的樣子,就關心地問道:“名揚,你想啥呢,今天一整天都愁眉苦臉的樣子?”

饒名揚道:“我研究了一種新美食,挺好吃的,如果做出來,肯定很受歡迎,但我們餐廳裡沒條件做。”

“什麼美食?”周嫻瑩問道。

“竹筒飯!”

“啥?竹筒飯?這是啥美食?”

“就是把米和水裝在竹筒裡面燒熟的米飯,很香。但要柴火或炭火燒烤,我們這餐廳不行啊!”

“還有這種飯嗎?不過,你這也想得太離譜了!你研究點其他美食不好麼,怎麼研究這個?就像你說的,明顯不能在餐廳裡燒烤的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