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3 / 4)

小說:一品美食 作者:死磕

楊志傑的父母,也對這事沒什麼信心,不敢鼓勵楊志傑和秦舒語做這個生意。

按楊志傑父母的說法,還是打工最妥當。每天簡簡單單的上班幹活,下班吃飯,到了月底叫老闆發工資,不發工資就罷工。

做生意的話,風險太大了。不僅是賺不賺錢的問題,連開店的成本會不會虧進去都是一個未知數。

所以,楊志傑父母都不敢表態支援小兩口開這個店,而且話裡話外的意思,還是讓小兩口結了婚就出去打工最妥當。

但是,楊志傑那個大學畢業後就在大城市上班的妹妹楊志惠卻不這樣認為,她的思維可比楊志傑和秦舒語跳脫得多了。

楊志惠在電話裡跟哥哥楊志傑說,她在網上了解了一下竹筒飯,確實是比較稀少新穎的一種美食,很多城市都是沒有的。

要是能在那些沒有竹筒飯的城市開一個店,專賣竹筒飯,想來生意是很火爆的。

如果秦舒語掌握不到竹筒裡的食材比例以及火候,可以去找一品居商量,交點學費進行學習,哪怕學費貴一點,也是沒關係的。

只要能學到這門手藝,那就受用終身。

至於一品居老闆會不會傳授這門手藝出來的問題,楊志惠認為,只要出得起價錢,就沒問題。

因為,竹筒飯這個東西,不能進行規模化、工廠化生產外銷。只要楊志傑小兩口學了手藝,不在湄譚跟一品居形成競爭關係,搶他們的生意。交足了學費,就完全有學到手藝的可能性。

聽了楊志惠的分析,楊志傑和秦舒語也怦然心動。

因為他們嘗過一品居的竹筒飯,那味道,簡直是太美了。

如果自己能把這個絕技學到手,做出那樣味道的竹筒飯,絕對不愁利潤和銷路。

【本書籤…約…首…發…於…起…點…中…文…網,想第一時間看到最新章節內容的話,請來起…點…中…文…網進行正版訂閱支援作者,謝謝!】(未完待續。。)

第155章 面談

2017年3月24日,一品居的竹筒飯已經推出了4天。

3月20日第一天推出竹筒飯,因為價格不貴,烹飪方式又比較特別,一品居當天就賣了40多份竹筒飯出去,讓饒名發賺了1000多元錢。

當天晚上,饒名揚回去就預支了1萬元錢給四哥饒名發,讓他用來做買食材的本錢。剩下的錢,一月一結,沒錢的時候就可以找饒名揚預支。

第一天第二天銷售都比較火爆,每天都賣出去40多份,第三天、第四天銷量降低了一點,只賣了30多份。

今天3月24日,是第五天,跟前面兩天一樣,一早上只有20多個人訂購竹筒飯。下午再賣一些,可能也是30多份的銷量。

儘管看起來絕對數量不多,但利潤不少。就每天30多份的話,饒名發一樣可以每天收入1000多元的利潤,月收入三四萬。

雖然為了做這個事,家裡三伯、三伯母、嫂子吳茶花都一起發動,給饒名發幫忙砍竹子、買菜、送餐。

但在湄譚農村,一個月三四萬的收入,哪怕一家人都不能做其他事,也是極為划算的超高收入。

這個生意,絕對能改變四哥饒名發一家的生活狀況。

因此,哪怕因為客人們點竹筒飯,影響了一點一品居其他美食的銷售,饒名揚也無所謂了。

早上十點過,暫時沒有人點炒飯,不用饒名揚下廚。煮粉、煮麵有韓芹等廚師應付,饒名揚就走出了廚房,準備去辦公室上網。

正在這時,一行四個人從餐廳門外走了進來,正是楊志傑、秦舒語和楊志傑的父母,總共四個人。

秦舒語在家裡烹飪的竹筒飯,自己家人吃著還算可以。但要拿出去賣,就有點困難。

因此,楊志傑的妹妹楊志惠建議,讓楊志傑和秦舒語去找一品居老闆,交點學費學習竹筒飯的烹飪方法。只要學到了這門手藝,那可就發達了。

楊志傑和秦舒語都有些心動,覺得楊志惠提出的建議,是一個好建議。但楊志傑父母卻極為謹慎,想要親口嘗一嘗一品居的竹筒飯,才準楊志傑兩人掏學費學習。

因此,今天一早,一家四口早早地起了床,在家吃了早餐,然後就乘車來到縣城,來到一品居,想要品嚐一下一品居的竹筒飯。

雖然已經聽小兩口說過,但楊志傑的父母看到一品居收銀臺後面牆上貼著的價目表,雞湯50元一份、竹筒飯100元一份、雜醬麵200元一碗、炒飯400元一碗,還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