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4)

小說:絕對秘技 作者:一意孤行

第2章 災難突降

整個“蘋果”終於拖離了冰層的包圍,羅轢發現“蘋果”的下面只是幾根細細的須在連著冰層裡面,便用力一扯,那株奇異的植物便到了他的手上,他順手把它裝進了自己早已準備好的無菌薄膜口袋裡。

下到地面,羅轢從腰上取下那個“蘋果”,放進標本盒,算是完成了一件小小的任務,雖然四周冰天雪地,但也微微地喘息著,不斷地向空中撥出熱氣。羅轢顯得有些累了。

“大家看看,覺得這是什麼?”張芝希望他的弟子中有人能“認識”這個奇怪的東西。

“它長得好乖啊!”這顯然是女孩子的聲音。

“不會是高山蘿蔔吧?”除了顏色是銀灰色外,它還真像圓形根莖的蘿蔔,但這種“看法”很明顯缺乏創意。

“不知道,可能是我們新發現的物種吧?”一個在讀博士生說出了他的“希望”。一個新的物種的發現,其研究論文自然可以上國際頂尖雜誌,博士的學位證自然是穩當了。

“好了,收起來吧。這株植物的發現,羅轢算是立了頭功!”張芝一看時間不早了,標本反正要帶回去研究,就催促大家儘快動身。

雖然身處青藏高原的雪原之上,但張芝他們選擇的道路並不是特別難以攀登,腳踏厚厚的積雪,沿著一根斜線緩緩上升,兩個小時後,他們終於來到了環形山谷最低的一處埡口。

好有氣勢的一座山谷!雄偉壯觀,真是大自然的傑作!

站在埡口放眼望去,連綿不絕的雪峰在四周呈拱形護衛著中心巨大的盆地,在盆地的最高外長約十公里,寬約五公里,然後呈梯形每五百米左右的高度便向內收縮,但那五百米是標準的冰崖,幾乎是以垂直的角度向下傾洩而去,接連幾道梯形之後,大約下降到海拔四千米左右,張芝等人的視線就被谷中濃濃的霧氣所遮擋,不知道下面的谷底還有多深。

大家觀察了一陣,相信了當地的老鄉所說,憑人力根本無法下到谷底,這該怎麼考察?

“如此標準的環形山谷,是自然形成的嗎?”一個小夥子說出了心中的疑問。

“打鑽,看看冰層有多厚!包括目力所見的最後一道谷梯,測量一下各處的海拔高度!注意收集岩石、泥土、冰塊、植物等標本!用望遠鏡觀察山谷下面的細部!各位注意安全!”張芝一道一道地釋出著命令。其實,作為一個科學家,張芝此時心中的疑問比任何人都多:海拔四千米的高度,還有永久性冰層包裹著,這種現象太讓人驚奇了。

“教授,左邊有個鷹嘴,我們可以向左移五十米,在鷹嘴上方更有利於觀察。”那個叫王永惠的女研究生建議道。

“行,我們都過去。”張芝看了看那個巨大的鷹嘴,覺得那鷹嘴附近的視野更寬闊,確實可以看到更多的東西。一行人踏著厚厚的積雪,開始移動。

“嘩啦啦——”走在最後的羅轢突然聽到上方的雪峰發出了一絲輕微的聲音,他迅速抬頭望去,但左壁的雪峰上風平浪靜,他什麼也沒有發現。

那個鷹嘴憑空向前延伸了約10米左右的寬度,成了一個自然的觀景臺。一行人很快就移到了平臺上,拿出各種儀器開始測量起來。

“鷹嘴平臺海拔6067米。”

“對面的雪峰8011米,左面的最高峰7655米,右面的最高峰7859米,鷹嘴上面即我們背面的雪峰8126米,對面與我們背面雪峰的空中直線距離8207米,左面與右面的雪峰空中直線距離14501米……”這種簡單的測量,對於這些研究生來說是小菜一碟,所以各種數字出現得很快。

“山谷內雲霧之上,最低一級臺梯的海拔左邊是3740米,右面是3747米,對面是3741米,鷹嘴下面最低一級臺梯看不見,無法測量。”另一個小夥子也一口氣報出了資料。

“最低一級臺梯的冰壁厚度,左面為3。5米,右面為3。1米,對面也是3。5米。為多年永久性冰層。”

“大家想一想,為什麼在3700米的地方還有永久性冰層?還有這個環形山谷的底部海拔到底是多少,即濃霧下面還有多深?這濃霧是從哪兒來的?”張芝向他的學生提出了三個問題。張芝的心裡非常清楚,這些問題站在高處是解決不了的,只有下到谷底,才能知道“梨子的味道”。

“要是有一根長繩就好了。”一個小夥子說道。

“要下到底部,kao我們肯定是不行了,需要直升飛機。”另一個人的主意更絕。

“轟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