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3 / 4)

。”其中的一個地質隊員問:“看你模樣是探險的?”

“不。”劉宗經毫不避諱地說:“我是來尋找黑斑皇后牡丹的。”

“這東西不好找。好像只是傳說,還沒有聽到有人找到。”

“我是在碰碰運氣。”劉宗經又說:“就是因為沒人找到就顯得珍貴。”

“這倒也是。”地質隊員附和著說,“其實我們也是在碰運氣。”

“你經驗不足一路上得提防一點。”又一個地質隊員慎重其事地說:“深山老林到處都有敵人,剛才的洪水就是其中一個,另外還有帶刺的植物,蜜蜂的叮咬,鋒利的岩石,各類毒蛇的威脅等等。”

“謝謝你們的關照,我已經作了一些準備。”

地質隊員和劉宗經同路也去峨眉山。劉宗經很快就和他們熟悉起來、打成一片,一起談論各自對野外的看法。

其中一位有點年紀的領隊,地質隊員都管他叫徐老師,他也是上海人,戴著一副眼鏡,平易近人沒有學究派的傲慢。他一聽到劉宗經同樣是上海人,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就熱情地插話進來。

才交談幾句,劉宗經覺得他知識淵博而且閱歷很廣。他看來不僅是一位優秀的地質學家而且對牡丹也頗有造詣。他講到的諸多關於牡丹的知識,都是劉宗經從未聽到過的。

徐老師首先奇怪地問劉宗經:“你為什麼要大費周折疲於奔命繞這麼大的一個圈子,你完全可以直接去陝西碰碰運氣?那裡發現黑斑皇后牡丹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劉宗經給出自己的理由:“我並不覺得陝西會有更大的機會。真因為離得很近,我推斷洛陽已經有很多人去找過。相反四川甘肅一帶氣候宜人森林廣袤路途險峻,我估計會到那裡去找野生牡丹的人不會太多;”又謙虛地問:“不知道我的回答合不合邏輯?”

“但是按照唯物主義發現事物要從它本來面目和歷史根源做起的觀點,”徐老師用他的專業知識耐心告訴劉宗勁。“我認為你並不完全瞭解牡丹。據歷史考證陝西才是中國野生牡丹種類最多、分佈最廣、資源最豐富的省份。早在1910年,美國科學家普登首次在陝西的延安和太白山發現野生牡丹,並採集標本存放於美國哈佛大學阿諾德樹木園標本館。後來證明,該標本分別是我國珍貴的野生矮牡丹和太白山紫斑牡丹。”

此言一出,劉宗經大為震驚,雖說出來時做足了功課,但在徐老師面前仍顯得十分遜色,大有相見恨晚的 感覺。徐老師給他上了很好的一課,一時動搖了他的計劃。不過他是一個一旦下定決心做一件事情就決不會半途而廢的人,所以很快就為自己尋找到了一個新的理由:“畢竟徐老師是一個地質學家不是生物學家,即使是生物學家也會有錯誤的時候,所以必須堅信自己不要冒然改變既定路線。”

“當然我的觀點不一定就是完全正確,希望你的看法是正確的。”徐老師見改變不了劉宗經的計劃也不想讓他掃興,又問:“你怎麼會選擇這樣一條道路?”

劉宗經苦笑了一下,意味深長地說:“我們這一代人在政治裹挾下沒有權利選擇道路只有宿命的安排。”

徐老師含笑點點頭不再追問,最後除了幾點中肯的建議外,也和其他勸劉宗經的人一樣,消極地表示,“這確實是一件費時費力、成功的機率微乎其微的事情。”

劉宗經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勸告,說:“如果不能成功就當是一次修行吧。”

劉宗經和地質隊員幸好還能騎上一段路毛驢,但是最後只能沿著起伏不平的羊腸小道徒步進入深山。

地質隊員十分樂觀,一路上不時會引吭高歌來鼓動士氣。

所謂徒步,其實是和不斷的攀爬結合在一起。裸露的山石佈滿了苔蘚,稍不留神就腳底打滑,所以每走一步都得非常小心。

地質隊員裝備精良,攀爬能力嫻熟。劉宗勁和他們相比不僅落後了許多,而且顯得非常狼狽,因為他的兩隻手很快就沾滿了血泡,疼痛難忍。但是地質隊員卻非常友善,他們言教身傳不斷鼓勵劉宗經前進的速度,同時還向他指出所經過的每一座山所隱藏的危險。

直到半夜才到達目的地。到了那裡,劉宗經已經是精疲力竭,然而即使疲憊至極卻不能入睡,因為渾身像散了架似的痠痛,身子稍稍一動就會被痛醒。

劉宗勁第二天醒來,地質隊員不知什麼時候已經離開了。他們不忘給他留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祝你一路順風,早日找到黑斑皇后牡丹。”另外還給他留下他不具備的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