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的一次盛會,其他作品都已經不再重要。雖然殘酷,但這就是現實。比起作品的失敗來說,電影公司的慘敗才是真正引發熱議的焦點。
華納兄弟在頒獎季之前可謂是聲勢浩大,“無間行者”、“硫磺島來信”、“血鑽”、“父輩的旗幟”、“致命魔術”、“魔術師”等作品全部由他們出品,這些作品在各個領域、各個區域性都收穫了諸多好評,這也使得華納兄弟陷入了幸福的煩惱之中,最終這些作品一共收穫了十九項奧斯卡提名,在各大電影公司中強勢領跑。可是,最終華納兄弟卻僅僅只收穫了一座最佳改編劇本,轉換率之低堪稱罕見,迎來了一場浩浩蕩蕩的失敗。
繼暑期檔慘敗之後,頒獎季再次遭遇狙擊,華納兄弟的2006年著實是遍體鱗傷,他們不僅丟失了連續三年年終總票房冠軍的頭銜,而且從冠軍位置直接滑落到了第四名,甚至還輸給了二十世紀福克斯影業,全年二十一部電影僅僅奉獻十億的北美票房,表現之糟糕著實是慘不忍睹,市場佔有率更是從去年的百分之十五滑落到了百分之九點九,頹勢之明顯讓人無法直視就連挽回顏面的頒獎季也幾乎是衣不蔽體,巴里…梅耶著實是經了一場人間煉獄的折磨。
派拉蒙無疑是另外一個損失大戶,“通天塔”、“追夢女郎”兩部作品聯手為他們贏得了十五項奧斯卡提名,最終拿下最佳原創配樂一座小金人。
當然,從投資角度來說,兩部作品的成本都十分低廉,前者兩千五百萬,後者七千萬,能夠換來一座小金人,這對於派拉蒙來說不算虧本。只可惜的是,兩部作品都顯得後勁不足,無論是作品質量,還是學院公關,都讓人感受到了頹勢,尤其是“追夢女郎”的空手而歸、慘遭無視,更是讓派拉蒙心痛不已。
更何況,派拉蒙現在的處境著實糟糕,在六大電影公司的年終票房排行榜中,擔任副班長,僅僅只是力壓了環球影業一籌。派拉蒙2006年推出了十六部作品,北美收穫了九億五千萬票房,這比環球影業以十七部作品換來八億一千萬的成績,確實是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裡去。區區一部“狂暴之路”,就足以碾壓他們了。
考慮到環球影業手握“無敵浩克”的發行權,布拉德…格雷上任後一年的日子,如坐針氈。唯一讓布拉德欣慰的是,“難以忽視的真相”也是來自於派拉蒙發行的。
在六大電影公司之中,索尼影業強勢崛起,贏得了2006年的年終票房總冠軍,迪斯尼緊隨其後,二十世紀福克斯佔據第三名。不過,從奧斯卡來看,二十世紀福克斯才是最大贏家,“末代獨裁”和“陽光小美女”兩部作品都來自於福克斯探照燈,三座小金人已經是今年六大電影公司裡的最大收穫。
有對比才有差距,混沌影業2006年僅僅只推出了兩部作品,“狂暴之路”和“女王”,但卻收穫了匪夷所思的成果。不僅橫掃了奧斯卡,將十二座小金人收入囊中,遙遙領先六大電影公司,成為了今年頒獎季的最大贏家;而且還成為了年終票房排行榜上的新成員,強勢宣告了其第七玩家的身份。
“女王”的最終北美票房六千萬、全球票房一億三千萬,奧斯卡效應無比顯著,對於一部投資僅僅只有一百萬美元的作品來說,收益比甚至超過了“水果硬糖”;“狂暴之路”則無需贅言,成為新科北美影史冠軍、新科全球票房亞軍。最終,混沌影業收穫了六億七千萬的北美票房,市場佔有率高達百分之七點八,在年終總榜單之上位列第七。
雖然沒有能夠戰勝六大電影公司,但是在榜單之上,製作電影數量最少的派拉蒙也有十六部作品,而混沌影業僅僅只用了兩部作品就達到如此高度,收益比之出色足以讓人們一家公司瘋狂。
可以肯定的是,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現在的混沌影業,從電影票房到頒獎典禮,全面發起衝擊,各大電影公司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來自混沌影業的威脅。2006年對於混沌影業來說,絕對稱得上是一場大獲全勝,這可以看做是好萊塢改朝換代的另一個暗示夢工廠走了,混沌影業來了。
不過,當奧斯卡落幕時,新聞媒體更加亢奮的卻是蘭斯的崛起。
這是屬於蘭斯的一屆奧斯卡,沒有人應該忘記,“女王”的製片人一欄裡,赫然也寫著蘭斯的名字。換而言之,蘭斯憑藉著一己之力稱雄了第七十九屆奧斯卡,這也許有點誇張,但卻是事實。
看看蘭斯的榮譽簿裡,一座最佳男配角獎盃,兩座最佳編劇獎盃,一座最佳外語片獎盃,一座最佳導演獎盃,一座最佳影片獎盃,從演員到編劇,從導演到製片,蘭斯成為了奧斯卡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