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瀉⒆櫻��杆炅恕!�
“將來我但願能見到他們。”
“當然會。”
安德年告訴了牡丹他有太太,並不存心欺騙她,她算放了心。
牡丹在和安德年會見之後,離開時,內心在懷疑之下,又有幾分激動。安德年之使她激動,另是一樣。他比孟嘉身體還細。還年輕,說話有不平凡的青年氣,言詞滔滔不絕,十分動聽。由於他的態度和他的所做所為,她知道他對自己的敬愛,在心中對自己的想法,完全是理想上的。她在靈堂上那件意外的事,他認為是偉大愛情的昇華表現,值得付諸歌詠,形諸筆墨的。在另一方面,他始終沒把一隻手放在她的身上,他只是把與她相遇看做是一個文學上的豔事而已。他要教她寫詩與散文,不是普通男女的Xing愛關係,而是作家與崇拜他的讀者的相對關係。他已經說清楚他有個幸福的家庭,有太太,有兒子。
等牡丹收到了安德年的一封信,附有疊在內他寫的一張立條兒,信是兩張紙,一部分討論文學,提到牡丹可能愛讀的作者,另一部分敘述他自己的生活,熱誠而正派;不過特別提到牡丹的是:“你之聲音溫柔悅耳,你之髮式與面龐極為相配。”這封信仍使牡丹覺得可驚,她心裡不由出現了一個大問題。他那潦草的,看來似乎不重要,而且有幾分傻氣的幾行字的背後,似乎隱藏著他對牡丹一種深厚的感情。為什麼他不叫牡丹去見他?牡丹給他寫了一封簡訊作答,感謝他賜贈墨寶,並且說要裱好放在鏡框中,掛在床一旁的牆上。牡丹又很隱秘的添上了一行後啟:“上次見後,至今思念,復感寂寞無聊。我之所感,諒與君同。此種感覺,將何以名之?何其與我以前所感受者相異之甚耶?”
十天之後,牡丹又收到了第二封信,仍無相邀會面之意。是他有意剋制,以免在此豔遇中愈陷愈深嗎?還是怕自己?還是怕他太太?信中的語氣仍然是不涉及個人,不涉及重要問題,還是一堆不相干的話,是避免說心中想說的話。可是在另一方面,他信裡卻說等待牡丹的回信,等得十分焦急,並寄了他給牡丹畫的兩張像,是“第一次相見的印象”,這個就比寫在紙上的文字表現的意思更為清楚了。牡丹深信德年對她,心中含有強烈的愛,但是有所畏懼。這樣就算了嗎?就止於通訊的戀愛嗎?牡丹寫信回去:
〖朋友:
德年,多謝多謝,寸衷預料,誠然不虛。讀來信,如入夢中,從此不願醒矣。既然如此,如能與君相處,則分秒皆可珍惜,分秒皆為無上之享受。
君盼我信,極為急切,聞之大喜,殊不知此與我盼君之信,其急切情狀,正復相似。我二人之急切相同,思念亦復相同。
我手持君為我所畫肖像,審視可愛之線條,兩手顫動。實則每逢接君來信,兩手皆顫動不止。
甚望來信將諸事見告:君之所想,君之所感,君之所愛。年華飛逝,相念為勞,何必剋制自苦,避不相見?〗
然後,詳敘自己的身世,自己的童年、婚姻、追求的理想、追求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一切。“君如有事相告,有心腹事以告知己,切勿疑慮;我之對君,亦復如此。”
安德年的回信約牡丹次日到運糧河畔一旅館相見。將同往他處,共進晚餐,並作長談。那封信——是一封長信——極為坦白,盡情吐露對自己之不滿,對自己之為人,對自己之為一作家,皆不滿意。並且說明此次強烈真摯的相愛,已使他感到“美麗之豔頂,失望之深淵”,甚願從此次新的愛情奇遇能獲得新生。他說在人生已經有所“遭遇”。此次所遭遇之事,“不可以言喻”,為“前此所未有”,並且已經改變了他的生活天地。這封信上,他那寶貴的克己功夫完全一掃而空了。
雖然牡丹已經多多少少感覺到他的情感,這封信仍然使她震驚。這封信顯示出來二人之間人為的隔閡已經完全打通了。倆人矜持了那麼久,那麼小心謹慎,現在消除了那種隔閡的限制,何嘗可以看做是不關緊要?
牡丹在心旌搖搖之下,去赴他的約會。牡丹在德年身上,終於找到一個對愛持有同樣看法的男人,而且預示將來會有理想的生活,就如同白薇之和若水,甜蜜的一對,而具有相同的看法。她深信她會愛他,而且需要他。可是她也知道她又要去接近一個有婦之夫了。似乎這種關係才能對他們的愛情,給與她所嗜好的那既苦且甜的滋味。從她與傅南濤的那段事情上,她已然得以知道,年輕人總是不太成熟的;而較為成熟的人自然是已經結過婚的。一個二十二歲的男人,像傅南濤,怎麼會充分了解一個成年的女人的愛情和苦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