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天子展顏一笑,這才記起該脫下鞋子,把襪子穿上。
太監一面幫皇上穿襪子,一面不失時機地溜鬚拍馬:“七日後,五品以上的官員都要來京城為皇上分憂,皇宮裡頭可就熱鬧了。屆時,有列位臣公為皇上分憂,皇上何愁尋不到良策?”
天子聽來寬心不少,“嗯”了一聲,套好了一隻襪子,欲穿上鞋子,腦海裡突然一個閃念,不由得失聲驚呼:“不好!”也顧不得穿上鞋子,居然赤著腳奔出殿外,揪住一名御前侍衛的衣襟,急問,“傳朕口諭的遞鋪已經備馬出發了嗎?”
那名侍衛何曾見過天子如此失態的模樣,惑然眨巴一下眼皮子,他據實回稟:“皇上的口諭一下,內城傳令使與京城各大驛站的遞鋪均已出發,請各省各縣五品以上的官員速來京城。”
“快、快去追回來!”
天子腦門上冒了豆大一滴冷汗,猛然拔足奔出正德殿外。俄頃,皇宮九龍門那個方向猝然爆發出驚天動地的一記吼聲:“不要去不毛山——千萬不要把東方天寶也給朕喚到京城裡來——”
第一章 東方藏一寶(1)
寸草不生的地方,稱之為不毛之地。但,東方邊境的“不毛山”並不是一座童山禿嶺。
不毛山,其實是一個山坳裡的小村鎮,土地貧瘠,山路崎嶇坎坷,幾乎與世隔絕。
每逢大雨傾盆時,洪災氾濫,黃土坡上被雨水沖刷下來的泥漿覆蓋田地、毀壞屋舍,莊稼顆粒無收,這裡的村民填不飽肚子,就去刨挖草根、樹皮充飢,個個衣不遮體、捉襟見肘,大晴天還得拿蓑衣裹身。實在熬不住這貧困潦倒的苦日子,年輕力壯的漢子索性糾集起來,佔山為王,剪徑豪奪、燒殺擄掠。這些山大王比洪水猛獸更令不毛山的村民懼怕。
朝廷也曾派人來管過,往往是來了一個官,在村鎮裡一間破廟改建的縣衙府上住了三天,第四天就捲了包袱,溜之大吉!留下個爛攤子,朝廷不管,東陲邊境的官兵不來管,老天爺也懶得管,不毛山就成了三不管地帶。村鎮裡年紀輕輕的壯丁不是去了和尚廟混飯吃,就是加入了山寨在刃口上搶飯吃,要麼就是扶老攜幼逃的逃、散的散。到後來,不毛山果真成了人跡罕至、貧瘠荒涼的不毛之地。
神龍太昌九年,朝廷裡的那位主子腦子裡不知搭錯了哪根筋,又往不毛山派了一名朝廷命官。正一品的官卻給派到了邊陲,明擺著是個壞了事、被當今聖上一腳踹出去的倒黴蛋!
倒黴蛋來了不毛山,居然正兒八經地當起了縣太爺,在這個鳥不拉屎的鬼地方一待就是整整三年,年年上湊朝廷的官方文書都是千篇一律的話,說他如何管著村鎮中僅剩的三個掉光了牙的老村民、兩個瘸子、一頭懶驢,如何忙著在長不出糧食的鹹土裡抓一隻胡亂打洞的田鼠,芝麻點大的事愣是寫了整整十大冊,讓看的人犯暈。
三年裡,縣太爺最突出的一樁豐功偉績就是在村邊那條汙水溝裡釣到了一尾鯽魚。他趕緊把“豐功偉績”上報給了朝廷,以此證實不毛山周邊的環境大為改善,邀功請賞的意圖十分明顯。
神龍天子倒是親自去看了那尾壓在冰塊裡送上來的鯽魚,賞給了太后最寵愛的一隻貓吃,結果那隻貓瀉了三天肚子,貓毛掉得一根不剩。天子氣得擱了狠話——這傢伙居然敢用如此混賬加三級的陰損法子來戲弄朕?!當真是劣性難馴、死不悔改!從今往後,朝廷裡永不招用此人!
“不得入京”的聖旨傳到了不毛山,倒黴蛋覺得十分委屈,心想自個兒把這地方管得挺好的,今年開春,不毛山還來了一隻葷頭轉向的瘌頭鳥,破天荒在此地下了一枚鳥蛋,這不又是一樁“豐功偉績”嗎?於是乎,倒黴蛋接到聖旨當天,趁當今聖上正在氣頭上的時候,回敬了聖上一枚鳥蛋,結果……
倒黴蛋繼續倒著大黴!
光陰荏苒,三年之後——
朝廷裡上上下下的官員,包括萬歲爺都幾乎將這個人徹徹底底地遺忘,卻渾然不知,不毛山正發生著一些怪得離了譜的事兒!
時當黃昏,寒空裡烏鴉萬點,夕陽從一竿高的地平線低低地投射著殘照,九曲迴腸的山間小路上,一陣馬蹄蕩起一陣塵煙,——賓士的駿馬,馬背上黃巾飛揚,策馬揚鞭之人伏於馬背,衣袂獵獵作響。
關山萬迭,遠方來客歷高山深溪、經怒濤樵風,千里跋涉,早已人困馬乏,好在前方已隱約可見一座座黃土坡,不毛山近在咫尺!
騎士揮鞭打馬,馬兒奮力狂奔,衝向前方一座黃土坡。
昨兒個下過一場春雨,黃土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