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很快,眨眼間就到了一樹一樹花開的四月。
江南的四月,春雨如煙,百花爭妍,燕雀呢喃,倒也是像躲過了最後那點冬寒,才倦懶地鋪開了一副詩意的畫卷。
三月底、四月初發生了不少事情。
先說極挑,節目方面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楊軼沒參與之後的幾期節目,依然保持著很高的質量。
不得不說,在版權保護之下,這個世界的娛樂產業發達,從業人員的素質和能力也是比楊軼前世那些人高出一大截,即便沒有楊軼的策劃,中星製作的那些策劃人員也一樣能做好這個節目。
他們在楊軼給的框架上,填補了自己層出無窮的奇思妙想,將極挑的六個明星們各種花式折騰。
別以為袁巖這些老油條摸清楚了節目的玩法之後,就可以輕鬆應付了,導演組、策劃們同樣跟他們鬥智鬥勇!
比如在尋找任務線索這個過程裡,單洪奎喜歡找攝影機,找攝影師,有這樣佈置的地方一般都有線索,後來,節目組就下了血本,花大量人力物力,在一些沒有線索的地方也這樣佈置,真真假假,迷惑這些老油條,讓他們鑽空子的念頭落空。
也是這樣的鬥智鬥勇,讓這個節目的精彩程度不斷攀升,收視率也一路上漲,四月初的那期,極挑的收視率就已經打破了魔都電視臺綜藝節目收視率的歷史記錄!
不過,楊軼出場的那期節目,他在寒山寺那裡寫下來的那首詩,影響也是在三月底才漸漸體現了出來。
大部分觀眾只是覺得楊軼寫出那首詩,書法寫得不錯,詩念起來還挺順口的,雖然不是他寫的詩,但還是結結實實地裝了一次比。
或許是哪位中文專業的大學生觀眾,饒有興趣地摘抄下了這首詩,拿到學校去給自己的教授鑑賞,這首詩才漸漸進入了詩詞、古文圈子的大拿們的視野。
被傳誦千年的《楓橋夜泊》,自然不只是我等凡夫俗子看到的字面順暢那麼簡單,它前兩句短短十四字密密麻麻地寫了六個呼之欲出的意象:落月、啼烏、滿天霜、江楓、漁火、不眠人;而後兩句雖然意象減少,但成功地營造出了一種空靈的意境夜半鐘聲體現出來夜的深邃、靜謐、寂寥,將旅人的愁緒徹底昇華!
當然,古文、古詩詞圈子的老教授們對這首詩的分析還有很多,也更加細緻,甚至有人拿前人對“夜晚鐘聲”這個意象的描寫,對比很多詩詞,發現還是這首詩寫得出神入化!
《楓橋夜泊》的出現,引起了詩文界的狂歡,或許很多人都以為這是一首現代人寫的詩,即便不是近幾年,也是近百年的作品,所以他們津津樂道地評價著,有嘆止的,也有挑剔的。
但沒有人質疑楊軼在電視節目中說不是他寫的這首詩的說法。
確實不可能啊!
一個毛頭小子,即便文學素養再高,也怎麼可能寫得出這麼藝術和詩華兼具的古體詩?怎麼可能寫得出如此深沉又如此精練的愁緒?
他們還腦補了張繼的模樣:滄桑老者、懷才不遇、大隱於市。甚至,還發起了尋找張繼的活動,後來,有不少人冒名頂替,但都被這些挑剔的學者們揭穿,這個活動不了了之。
書法界也蹭上了熱度,他們覺得楊軼寫的書法太糟糕確實比不上專業書法家,組織了好幾撥人到姑蘇寒山寺重寫楓橋夜泊,還讓人刻了石碑送過去。
狡猾的大和尚來者不拒,但他依然儲存著楊軼的原跡,而且悄悄請大師刻成石碑。或許,有大智慧的他已經看透了這一切吧?
……
楊軼和墨菲唱的粵語歌,最後還是受到音樂人的推崇後小火了一把,楊軼唱的版本一度擠入到銷量前二十,但也僅限如此。
畢竟是粵語歌,現在大陸火起來,還是很艱難的。
倒是有港城的電影公司,拍了一個大製作的武俠片,原著很有名,裡面男女主角情感糾纏,最後女主跟仙劍裡的靈兒一樣很可惜地掛掉,男主才後悔莫迭……他們想用楊軼這首歌來做插曲,楊軼瞭解了劇情後,沒有反對,倒是授權了給他們。
三月底,墨菲推出的《童話鎮》倒是獲得了不少關注,剛上市便擠入了銷量前十,雖然距離第一還有不小的差距,但這首歌比起粵語歌來說,表現好很多,也得到了很多粉絲的喜愛。
四月初,楊軼給還在港城的陳奕捷發了兩首新歌,這回按照之前天祥的要求,楊軼給陳奕捷的都是華語歌,陳奕捷正在準備要進軍內地市場,這些歌對他來說很關鍵。
有個小插曲,陳奕捷很婉轉、很幽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