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的功名在身。當今皇上對科舉很是重視,將所有的省試都集中到了京城去,分別取了前三十名錄取為舉人。待三年過後,有了舉人資格的就可以考取進士。中了進士之後,便可直接委任為官。
陸文倫當年就是一舉過了省試,又考中了進士被委任到揚州來做了知府。
這個時候不少名門望族都有機會推薦自己的嫡系子孫出仕,可依然還是以考中進士為榮。因此,陸文倫對大少爺和二少爺的期望都很高。巴不得兩人都高中回來。至不濟,也得考中一個。
只可惜,沒考中的那個是陸文倫最最器重的嫡長子……
沈氏接到信之後,心情鬱悶懊惱了許久。和陸文倫對坐半晌,都嘆息不已。
陸文倫雖然一直寵愛二姨娘,可是在子嗣的問題上,還是很注重嫡庶之分的。一直嚴格的要求大少爺,將大部分的希望都投注到了大少爺身上。對二少爺的要求就低了些。
這一點從平日裡的點點滴滴就能看出些許的端倪來。高薪聘請來的西席先生都很清楚這一點,對大少爺的教導分外的用心。
二少爺實則天資聰穎,又刻苦用功,比起大少爺出色的多。這一點,葉先生心裡很是明白。只是這些話最多放在心裡想一想,根本不能訴之於口。也因此,陸文倫從葉先生的口中聽到的都是誇讚大少爺的話語,二少爺卻是一直被忽略的那一個。
就連沈氏也自信滿滿的認為自己的兒子遠比二姨娘的兒子要優秀的多。
滿心期望著兒子能夠風光歸來的沈氏在接到信之後究竟氣了多久誰也不清楚。丫鬟們都清楚飯菜原封不動的端進去又端了出來這回事。
“聽說二姨娘這兩天心情可好了。”素娥笑著說道:“二少爺已經考中了,雖然名次不高,到底是舉人了,三年之後就有去考取進士的資格了。”
陸文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