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些什麼,反倒是問道:“你才踏足朝暮,什麼時候踏足春秋?”
葉笙歌沒有任何猶豫,便說道:“十年之內,有些慢了。”
這個答案,絕對是能夠讓世間絕大部分修士都瘋狂的答案,葉笙歌作為道種,天資深厚,能夠花上二十年光景修道來到朝暮,這也不是什麼不能接受的事情,但絕對會讓人覺得很驚訝,可修行到了後面,越來越難,二十年朝暮,或許再花上百餘年都不一定能夠走入春秋這道門檻,可是葉笙歌卻是說,十年。
十年對於很多修士來說,只是彈指一揮間,眼睛一睜一閉,便已經過去了。
這是極快的時間。
有人說要十年破境成為春秋。
有很多人會驚訝,但李扶搖不會。
他見過朝還是朝暮,暮時便春秋的魏春至。
相信一朝頓悟的說法。
何況這種事情對於葉笙歌來說,或許也不是太難。
只是旁人來聽,一定會覺得很瘋狂。
李扶搖不說話,或許是在消化這個訊息。
葉笙歌說道:“今後的局勢很難琢磨,對你而言,應當是不太友好。”
李扶搖笑道:“好在我還有些劍。”
旁人只有一柄劍,李扶搖有數柄,這便是他有優勢的地方。
葉笙歌問道:“去劍山?”
白魚鎮事情結束之後,劍山一定會是最熱鬧的地方。
李扶搖搖搖頭,“回洛陽城。”
葉笙歌注意到他是用回洛陽城這個詞,但是沒有說些什麼,只是說道:“洛陽城是個好地方。”
李扶搖看著遠方,“當然是個好地方。”
……
……
洛陽城今年下雪的次數不少。
但最近幾日的那數場大雪,很有些大,洛陽城的街道一夜之後,積雪便沒過了膝蓋,讓工部的官員白日裡忙碌了一日,也只是開闢出了一條不寬的道路。
而且大雪不停,時不時便要派人清理。
如此大雪之中,街道上並無行人,大多百姓都躲在家中,烤著火爐,喝著酒。
南城那邊的大雪和洛陽城其餘地方並無兩樣,但是南城的積雪便要多得多。
原因是工部官員和衙役並未有人到南城去。
南城大多住著的都是朝堂的官員。
官員們要上朝,就需要有一條路,工部理應先顧南城,但實際上,到了最後,都沒來。
這讓前面幾日的朝堂上,為了清除積雪的時候,有許多大臣都在倒苦水。
這讓那位延陵皇帝覺得有些意思,當然,最後也是覺得不僅是有趣,還覺得那位敢這樣做的工部官員,有些膽識。
只是坐在龍椅上,延陵皇帝想了很久,都沒有想起來負責這種事情的工部官員叫什麼名字。
延陵王朝的百姓太多了,要管理這麼一個王朝,自然官員也不在少數。
延陵皇帝不是全知全能的,自然也不可能知道治下的官員到底有多少,更不可能人人都能記得清楚。
只是散朝之後,他讓人去查了查那個負責此事的工部官員到底是誰。
很快出宮的人便回宮了。
延陵皇帝也得到了答案,那個做出這些事情的工部官員,不是旁人,是數年前的狀元郎陳炳郡。
那位出自北海的讀書人,前些年力壓許多被人看好的讀書人,一躍成為狀元郎,其實也有很多人對於這個年輕人的前景頗為看好,甚至還有幾位老大人還想過把自己的家中的適齡女子下嫁,但最後都不能成行。
不過這位狀元郎的才幹倒是沒得說,可是在官場上,還真的是差點意思,這數年在六部兜兜轉轉,誰也不太喜歡他,最後便讓這位狀元郎到了工部,從六品的官職,做一些簡單的事情。
工部這個地方,一向都是被視作六部之中最為沒有地位的地方,當中上到工部尚書下到普通的衙役,都要矮其他的官員一頭,若不是不得已,誰也不願去工部。
這位狀元郎去了工部之後,在很多人來看,已經是斷了前程。
即便是這一次他的名字又重新入了皇帝陛下的耳朵,很多人也沒有想過他會有朝一日,重新回到那些重要的職位上。
可誰知道,當天日暮,延陵皇帝便見到了陳炳郡。
不是在宮裡。
是在一座簡陋小院裡。
王偃青在和陳炳郡下棋。
這位棋力還要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