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在遊園出來的李魯目,在繁華街道的小吃攤隨便應付了幾口,並且還把當地最出名的裹粽吃了一整個。 緊接著李魯目先是去了一趟端州市赫赫有名的宋城牆。 宋城牆簡介: 端州古城牆,始建於宋皇佑年中(1053年)。雖經過953年的風風雨雨,但古城牆位置與周長始終未變。 像端州古城牆這樣主體和城周基本完整的宋代磚城牆,是廣府僅有,全國極少見的。 史載桂壯族首領儂智高反宋,兵鋒直逼端州,端州太守丁寶臣因無城牆防守,棄城逃跑,被朝廷撤職。 狄青平定儂智高後(1053年),端州始築土城牆。 宋政和三年(1113年)郡守鄭敦義將土城擴大,築為磚城,開四門:東曰"宋崇",西曰"鎮西",南曰"端溪",北曰"朝天"。宋城建成之後,經歷250多年,到明洪武元年(1368年)才作首次修葺。 古城牆遺址I區(北門發掘區) 明成化元年(1465年)至清同治十一年的407年間,先後修葺了20次,其中成化十六年(1480年)知府李在披雲樓護城濠的近濠處增建了樓下磚城堵,加大了部分城牆的厚度。 逛完此處,李魯目便馬不停蹄地趕往龍母祖廟。 龍母祖廟簡介。 龍母祖廟,始建於秦漢,從東晉以後,史書雜說,碑記廟志,斑斑可考,經歷兩千年,可為全國最古老的廟宇之一,也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石牌坊 龍母祖廟石牌樓古樸莊嚴、挺秀,以前的牌坊已經無可考證,現牌樓為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所建。 牌坊為三間四柱五樓的結構,高達10米,寬9.5米全部用花崗岩石料榫卯嵌接而成。每根柱子均有兩米高的抱鼓石,前後夾護。 兩側直欞護欄各有小門與正門遙相呼應,兩門形成制雕飾有明顯的西方建築風格,但雕飾的內容卻是中國民間傳說和故事的相關題材,中西文化在此融合在一起。 山門 龍母祖廟的山門面闊五間,深三間,硬山頂、上履綠琉璃瓦,正脊有陶塑裝飾,正中為雙龍戲珠,飾以人物、飛禽走獸、花鳥草蟲等,具有濃厚的嶺南風情,在建築上也很有藝術特色。 山門左右牆頭上僅存兩件刀法精細的磚雕藝術品,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香亭 香亭在山門之後,平面方正,綠琉璃瓦。內外簷柱均為四根,面闊、進深各三間,比通常的做法省去外柱8根,明間與次間之比為3:1香亭立於高約0.5米的臺基上,重簷歇山頂。 香亭的蟠龍石柱,是透過深雕和透雕的手法雕刻而成的,石珠能在龍嘴內滾動。 ———————— “從古存留至今的古蹟,可謂是震撼。” 感嘆完這一切後的李魯目,隨即乘車前往早已預定好的酒店。 “先生,到了。” “謝謝~” 李魯目推開車門走了下去,隨後趕至酒店前臺。 “您好,我今日在手機上預定了房間。” 前臺小姐很有職業素養地微笑說道。 “好的,先生,請報一下你電話號碼尾號,以及出示一下身份證。” 李魯目點了點頭,先是說出了自己手機號碼尾數四位,而後再將身份證遞給對方。 “好了,先生~這是你的房卡與身份證~那邊可以乘坐電梯上去,您的房號為414。” “好~謝謝美女~” 李魯目收回身份證並裝進隨身攜帶的挎包後,便望了一眼房卡就往電梯處走去。 “414這房號,除了我還真沒人敢住呀,這麼不吉利的數字。” 叮~電梯到達四層。 (這裡之所以會顯示四層而不是3A層是因為,廣府省雖多地早已普及,但那也是新建亦或是新電梯,而這家酒店是算是剛開數年,但電梯還處於保修與正常執行中,所以是不會如此這麼快更換。) 走出電梯,只見牆壁的路牌寫著左邊是401至407,右邊則是408至414. 望了一眼,便轉身走向右邊的走廊。 穿過一道道房門來到走廊的盡頭,只見盡頭處的牆壁是封閉型,並非帶有窗戶。 “哇!盡頭還是不通風!房間靠最後!誰睡誰倒黴!” 李魯目搖了搖頭,但對於他而言,根本就不在乎這些,便耍起房卡走了進去。 當他握住門把手時,便立即感知到房間裡面有一絲涼意。 “哦吼!陰魂可真多呀!這世界的人死了是都不願下地府還是投胎名額不夠呀。” 說完,便推門而出。 啊!!! 李魯目見到室內的一幕整個人都傻了。 只見十數個陰魂都站在床邊看著電視,從它們身上來看就是一群孤魂野鬼,根本就沒有任何傷害,普通人沾染也就倒黴一輩子。 “牛!” 李魯目說完,隨後走了進去,那群鬼魂根本都沒搭理他而是專注看著電視機內的節目。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