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總不好哀家獨斷專行?”太后目光落在下首王夫人身旁的亭嘉身上,笑容可掬,“亭嘉,你自己的意思呢?”
亭嘉交握在案下的手已經汗溼,她緩緩抬起頭,瞥了眼自己祖母和母親,見二人焦急地看向自己,自嘲一笑,轉頭望向上首注視著自己的皇后——那個以前溫柔和善的堂姐此時雖然臉上帶著笑,可眼底卻滿是警告的目光讓她心中一寒。罷了罷了,她們讓我嫁,我嫁便是。
她鬆開雙手,深吸了一口氣,目光望向太后,回答道:“亭嘉但憑太后娘娘做主。”
太后滿意地笑了笑,側臉詢問身邊的端陽公主說:“端陽,哀家瞧著你們家逸軒倒是跟亭嘉十分般配。”
端陽公主睨了眼端坐在位置上的亭嘉,賠笑道:“您做主的,自然是好的”
雙方無異議,這親事就算定下了。太后下旨將武平侯嫡女王亭嘉賜婚於忠毅侯世子華韶啟。王家諸人出來叩首謝恩。
青黛老遠瞧見亭嘉面色平靜甚至有些冰冷,半點喜意都看不出來,猜測她對著親事不甚滿意。雖說華老夫人是個和善之人,可瞧那端陽公主精明幹練,一看就是個厲害人,也不知道亭嘉嫁過去會怎麼樣?
青黛只知道亭嘉要做九娘娘的嫂子了,卻不知那華韶啟是個什麼樣的人,拽了拽自己祖母的衣袖,“祖母,那忠毅侯世子是個什麼樣的人?”
身旁的老夫人摸了摸青黛的頭,知道孫女擔心什麼,低聲道:“聽說是個穩重的……不過他曾娶過妻,是位東昌國的公主,七年前由陛下賜的婚,不過那公主去年春上歿的…。。”
青黛蹙眉,怎麼是個鰥夫?她心裡立時覺得不舒服,“您之前聽華祖母提起過那個華韶啟有孩子嗎?”
“沒有。”老夫人搖搖頭,想起七年前的今日兒子迎娶婉娘過門時的情景,不禁嘆了口氣,想來這孩子心裡有疙瘩,於是撫了撫她的頭,輕聲道,“這兩家結親不管是誰家提出的,定都是透過陛下恩准的。你華祖母與王老夫人也是至交,你不必替亭嘉擔心。”
想想亭嘉花兒一樣的年紀嫁給人做續絃,萬一碰上個渣爹那樣的人物……青黛不由朝亭嘉望了過去,許是亭嘉感覺到了有人看她,竟也回頭看了過來。兩人目光一觸,亭嘉感受到了青黛安撫的目光,扯著唇角笑了笑,只是那笑容落在青黛眼裡,早已沒有初見她時候那般飛揚的神采。
青黛無奈地想,這皇親國戚雖然富貴顯達,可子女婚姻卻半點不由自己,有時候貴族家庭的子女未必比平常人自由幸福。若是萬幸剛巧碰到個好的,培養培養感情倒也能過得不錯,萬一碰上個紈絝子弟,那這往後的日子就沒那麼好過了。
世事難料,有些事不是你想要它如何它就能如何發展,自己以後會是怎麼樣?青黛忽然有些迷茫。
青黛失神間,上首端陽公主又道:“俗話說,好事成雙。太后您今日已然開了尊口,不如再多指兩門親事,也讓咱們大齊各府都沾沾您的光?”
皇后隨聲附和道:“姑母說得是。寧王、和王和齊王世子三個一般大,也都到了該娶親的年紀了。”
皇后一說話,殿內頓時安靜了下來。剛剛那忠毅侯世子是個鰥夫,雖然有個掌軍權的爹和公主娘,家世顯赫,也算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比起現在提的這三位身份地位卻還是差了一大截。
先前,皇后在永華宮偏殿單獨召見了不少人,那提到這三位,定是要從這裡面選。王亭嘉已經配了人,剩下趙玉華和周丹娘風頭最盛,除卻這兩位起碼還有一個人能夠雀屏中選,一聽皇后這般說,下面那些貴婦少不得在心裡暗自拿自家閨女和別家的比較起來。
沒多時,就聽見太后說:“趙侍郎大女兒德容言功都是上佳之選,就配給寧王做正妃吧”
青黛此時回過神來,看趙玉華被趙夫人拖到了殿中央叩頭謝恩,“謝太后恩典”
趙玉華回到座位上時,早就不復剛才的淡然超脫,神思恍惚,不知想著什麼,微翹的唇角帶著苦澀的笑意。
看來,皇家的包辦婚姻大夥兒都不滿意啊青黛看見趙玉華的表情如是想。
眾人恭喜趙夫人的當口,有一道旨意下來了,大理寺少卿鄒大人的三姑娘鄒靜被賜婚給了和王。
此時,眾人的目光不由都落向了周丹娘。果不然,太后的第三道賜婚旨意是下給周丹孃的,她被賜婚給了齊王世子。
青黛只聽見左手邊一聲低呼,周丹娘魂不守舍地口中喃喃自語,“怎麼會如此,怎麼會如此?明明……”
哎,鬱子都惹得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