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密道送上來的密奏的時候,怒得不可抑制。
居然膽敢對他的百姓下手,真是嫌命長!
然而當他調兵去支援邊疆,兵發突厥的時候,才發現國庫銀子不夠了。
國庫的銀子,只夠打一場兩個月的戰爭,這讓想要將突厥人皇庭都打爛的承德帝好歹冷靜了下來。
突厥人是遊牧民族,如果跟突厥人開戰,就要做好長久戰爭的準備。
如果勞民傷財,只是讓突厥人沉靜一段時間,其後等突厥人再次休養生息,又犯境,這對大夏來說,並不是好事。
大夏的好兒郎,不是這樣浪費的!要用,就要用在刀刃上!大夏兒郎的命,比突厥人的命,更加值錢。
所以他只能硬忍了下來,同時給各邊疆的將領下密旨,遷徙城郊外的百姓,鞏固城牆,加強士兵鍛鍊,每年派出不下兩支騎兵去掃蕩突厥人,還要禁止一切向突厥人進行的茶、鹽、鐵的交易。
而後他同樣開始在軍中選拔更加優秀計程車兵和將領,更是開始暗地裡組建鐵騎兵。
因為養一支鐵騎兵耗費很多銀子,要不是大夏這些年風調雨順,國庫的銀子估計就要見底了。
可是這樣仍然不夠發起一場戰爭,所以他才會堅定不移的實施新法。
周廷昱有些傻眼,他是想不到國庫居然不夠銀子的,傻傻的問道:“可是父皇,你前幾年不是說要建行宮的嗎?”
承德帝白了一眼兒子,“突厥人犯境的事又不能就這樣在朝堂上直說,當時犯境的突厥人才那麼一小股人,朝堂上的臣子,可不會贊同父皇起兵,父皇就只好用另外的藉口來問戶部尚書,國庫的銀子夠不夠了。”
周廷昱傻傻的笑了笑,又道:“那父皇,現在國庫的銀子夠過了嗎?”
“還要在過幾年的時間吧。”承德帝早就算過了,新法實施之後,要完全見效,要等幾年的時間,大夏疆域遼闊,不可能一下子就把“土地丈量”全部弄好的。
而且他的鐵騎兵也要再養一養,騎兵的數量,還是太少了。
周廷昱突然一整衣冠,肅然道:“父皇,兒臣想去軍中打熬,您兵發突厥之日,就是兒臣為您衝鋒陷阱之時!”(未完待續。)
第185章 過渡章
能讓承德帝驚訝的事很少,然而今天他著實是驚訝了。
“你說你要去軍中打熬?”承德帝上下打量兒子一番,見他依然身姿筆挺,臉上神情堅定,就知道他是認真的。
承德帝頓了頓,才緩緩開口道:“你年紀太小了,而且你白天要跟著上朝,下朝之後又要會上書房讀書,你哪裡有時間去軍中打熬?”
周廷昱想去軍中打熬這個想法,是在頭目帶他去看了那些殘垣斷壁之後才生出來的,其後是在得知劉廣也帶著全家人自盡而死才堅定的。
想要親手向突厥人討回大夏百姓人命是真,想要在軍中打熬,繼而慢慢掌握實權,擁有下場摻和依然能護著母妃和華兒的勢力也是真。
周廷昱自己對父皇座下那張龍椅沒有興趣,可是他那些哥哥們逼得他退無可退。
他也不是孬種,既然如此,那就較個輸贏。
他不想做皇帝,做皇帝就是成天被關在御書房裡看奏摺,就是想要出宮逛逛也是難事,這樣的生活,他不想過。
太子大哥是父皇欽定的儲君,他從小就是在太子大哥身後跟著長大的,可以說是太子大哥的小尾巴。
皇后和太子一直對他們母子很好,皇后在後宮之中還諸多照顧母妃,本來他無心摻和,事情發展到現在,那他就為太子大哥爭一爭。
二哥不是有三哥和四哥嗎?那他就幫太子大哥。
如果大夏皇朝的龍椅是一個心狠手辣弒弟之人坐上去,那他可以遇見,他以後一定不能壽終正寢。
他還想著跟華兒五世同堂呢,怎麼捨得這麼早就離開?
“兒臣可以下午去。”周廷昱早就想好了,此時說起來頭頭是道,“兒臣問過青雲了,兒臣現在年紀還小,不宜長時間打熬歷練,一個下午是儘夠了。等兒臣年紀再大點,學業也學完了,再全天去軍中打熬也是可以的。”
三哥和四哥比他大上幾歲,現在已經出宮建府,不用在上書房讀書了。
他的學業一直以來都很好,先生現在已經單獨給他講課,會結合上朝時的朝政來教導——誰讓上書房教導皇子的先生都是能位列在朝堂的大臣?
他覺得自己能應付得來,無非就是辛苦點,辛苦點就辛苦點,總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