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3 / 4)

小說:亂世英雄 作者:京文

傍晚,第三十九集團軍的先頭部隊到達朔州郊區,進入了一三三旅的防區。

撤退行動正式開始,美軍的瘋狂進攻也在這個時候到來了。

這下,一三三旅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從東北方向上殺來的第七步兵師,還有咬著第三十九集團軍不放的第四步兵師。

要將一個集團軍的兩萬餘名官兵撤回來,絕非一時半刻的事情。

就算排成整齊的行軍佇列,以每小時十公里的速度小跑著前進,也要十多個小時才能撤完。如果算上渡過鴨綠江的時間,怎麼也得一兩天。

也就是說,一三三旅至少需要堅持到十三日傍晚。

為了爭取到更多的時間,霍弘光請求了更加猛烈的炮火支援。在美軍壓上來之前,部署在北岸的遠端炮兵就用射程超過一百五十公里的遠端火箭炮與射程更遠的戰術彈道導彈對昌城進行了一次密集射擊。

效果非常理想,剛剛到達昌城。準備頂替第三十九獨立步兵旅的第四十一獨立步兵旅遭到迎頭痛擊,不得不把進攻時間由七點三十分延遲到九點三十分。

只不過,這次美軍也是有備而來。

當天下午,美軍前線指揮官就向上級提出請求,要求對部署在鴨綠江北岸的遠端炮兵進行火力壓制。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帕特里奇同意了這一請求,只是做了限制。

只能使用炮兵進行還擊。注意了,是“還擊。”而不是“攻擊也就是說,只有在遭到打擊之後才能開火。

顯然,怕特里奇還是有點擔心,沒有出動空中力量。

畢竟炮彈沒有制導系統,飛過界了,也是炮火還擊,而不是軍事打擊。

中國陸軍的遠端炮兵開火之後,美軍的遠端炮兵也投入了戰鬥。

唱主角的往然是火箭炮,即被稱為“鋼雨”多管火箭炮。

美軍使用的並非完全的非制導彈藥,而是採用了修正系統的準制導火箭彈,精度高達萬分之一,即十公里偏差一米,而所有非制導火箭彈的偏差在萬分之五以上。有的甚至高達萬分之二十。

可惜的是在發射火箭彈的時候,最大射程絕對不會超過七十公里。

與之相比,中國陸軍的所有遠端火箭炮的射程均在一百五十公里以上,一些口徑超過三百毫米的遠端火箭炮的射程更是超過了二百公里。

炮戰中,射程不如對手。就只有捱打的命。

結果就是,美軍的火箭炮只能對中國陸軍的重炮陣地進行覆蓋射擊,根本夠不著中國陸軍的遠端火箭炮。

與之相反,中國陸軍的遠端火箭炮則能對美軍的炮兵陣地進行全面壓制。

說到炮戰。除了老毛子之外,恐怕還真沒有幾個國家的軍隊能與中國陸軍抗衡。

在制空權不如對手的情況下,不好好磨練炮兵,那才是怪事。

正是如此,打到八點左右,捱打的就不僅僅是第七步兵師了,連跟在第三十九集團軍屁股後面的第四步兵師都受到了格外照顧。

美軍進攻勢頭大減,第三十九集團軍立即加快了撤退步伐。

發現情況不對勁之後,美軍立即調整戰術,用上了戰術彈道導彈。

是多用途火箭炮系統,即能使用二百七十毫米火箭彈。也能發射陸軍的戰術彈道導彈。

必須承認。這一設計非常先進,至少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這是開天荒的靈感。

可以說,後來很多遠端火箭炮都借鑑了這一設計方式。即透過更換髮射裝置,靈活選擇不同的彈藥。

可惜的是,美軍再次打錯了算盤。

美國陸軍有戰術彈道導彈,中國陸軍也有戰術彈道導彈。而且數量多得多,種類也更加齊全。

雖然美軍都有戰區反導防空系統,但是這些防禦系統大多隻能固定部署,戰術機動能力非常有限,很難跟上地面部隊的進攻步伐。

當時,美軍的戰術防空反導系統部署在平壤與元山,最多隻能覆蓋到順川與咸興。

美軍使用戰術彈道導彈之後,中國陸軍也開始使用戰術彈道導彈。

實際上。美軍的戰術彈道導彈的射程大多在三百公里之內,與中國陸軍最頂尖的幾種火箭炮的射程差不多。

在這個時候用導彈與美軍對轟,擺明了是在阻撓美軍進攻。

到底能夠轟掉多少美軍。那還是次要問題。

面對中國陸軍這種完全不按道理來的打法,美軍十分被動。

實際情況還要嚴峻一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