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件關係到自己未來的大事情,等著她回去辦呢,這件事情,可也不能耽擱久了。
莫蓮萱心中已是有了計較,遂開口對孃親言道:“孃親,我看不如我帶著妹妹回京裡,您留在這裡照顧兄長,女兒這次得了父親的教誨,再不敢恣意妄為,必是認真的跟著嬤嬤學規矩,再不讓祖母她老人家擔心的。”
莫柳氏聞言眼中一亮,但又不安心的問道:“只你和妹妹回去,孃親怕不穩妥呢,你也知道,這越是大宅門裡,是非就越多,你又是個再耿直不過的性子,一根腸子通到底,最不耐那些拐彎抹角的事情,孃親實在是怕你吃了虧去。”
莫啟雲也開口說道:“大妹妹只管安心跟著孃親家去,兄長已經是大人了,自己能照顧好自己,倒是你和汐姐兒還小呢,怎能離了孃親?”
莫蓮萱早已胸有成竹,此時見孃親和兄長一個不信,一個乾脆反對,她也不著惱,伸手端起茶壺,先給莫柳氏和莫啟雲各斟了杯熱茶。
這才不慌不忙地說道:“孃親莫疑,兄長也莫急,且聽萱兒說來。”
第十六章 商議定蓮萱安心
莫蓮萱眼見兩人,都是極認真的聽自己說話,便笑著說出自己的主意來:“讓萱兒說,孃親此時萬不可離開將軍府,一來陛下雖下旨追封父親為侯,可卻並未讓兄長承了爵位,可見是對我莫家並不放心。”
“再說現今大戰剛剛結束,鎮虎關和和遭了馬賊的郡縣,都是蒼夷滿目,百廢待興,等著四叔和兄長收拾呢。”
“而父親以前的親信,也未必就輕易的服了兄長,兄長想要將屬下一一收服,怕也不是易事,可若是有孃親在府中坐鎮,與各家的夫人交好,為兄長撐腰。”
“這後院也有了主事人,名正言順不說,還能絕了兄長後院的是非,好讓兄長無後顧之憂。”
莫蓮萱說完,看著孃親點頭,兄長若有所思的看著自己,微微一笑,接著說道:“至於我和汐姐兒,孃親和兄長真是不用擔心,祖父祖母都是咱嫡嫡親的親人,哪能虧待我和妹妹?”
“再不濟,也還有二嬸孃呢,她雖不是後院的掌家夫人,可她為人一向公正,行事也是不偏不倚的,孃親最應該知道的。”
“二嬸孃本就心善,定是護著我們姐妹的。我和妹妹只要規規矩矩的做人,好好的孝敬祖母便是了。”
莫蓮萱這番話說完,就連本來反對的莫啟雲,也覺得是這麼個道理,要知道,這後院安不安穩,對前院的影響可是很大的,要是莫柳氏回了京城,將軍府可就無人照顧了。
這莫啟雲從小習武,莫逸臣又生怕兒子早早洩了元陽,於身體不利,那是耳提面命的,再三強調,十六歲前不許有房事,身邊伺候的也俱是清一水的伶俐小廝,沒一個貌美的小丫鬟。
諾大的一個將軍府,逢年過節,各家的婚事喪禮,迎來送往的,這要是沒個當家主母做主打點,可真真是要不得的。
莫蓮萱一見兄長的神色有所鬆動,趁熱打鐵的說道:“孃親和兄長不妨各自再修書一封,把鴻哥兒與春姨娘一併接了過來。”
“一則鴻哥兒也有六歲了,兄長三歲即被父親帶在身邊教養,這長兄即父,兄長免不了也是要盡這長兄的職責的。”
“自己養大的孩子,咱心裡也好有數,這鴻哥兒將來出息了,可不也是兄長的左膀右臂麼?二來,家裡多了兩口人,孃親也免得寂寞不是?”
莫啟雲看著這位侃侃而談的小女子,竟無法將她與以前整天纏著自己,非要騎馬打仗的大妹妹合在一起。
心裡不由得感嘆道:“唉,自古以來只有經了大事,才能長大識,大妹妹果真是進益了,其見地自有一番道理在內,倒讓我這個做兄長的慚愧了。
莫啟雲的心裡,何嘗不想孃親留下?
他剛失了父親,自是更加的眷戀孃親,大妹妹的一番話倒是開解了他,莫啟雲也不是那迂腐之人。
他既覺得可行,便點頭說道:“孃親,我們不妨就按大妹妹的主意辦,萬一大妹妹在京裡過的不甚順心,只管寫信回來,到那時,咱們再去將妹妹們接回來便是了,孃親覺得如何?”
莫柳氏本就覺得,自家大女兒出的這個主意,再是兩全其美不過了,再一見兒子開了口,本來就已經頗為意動的她,那裡還會有個不應的?
她連忙說道:“既然你兄妹二人都覺得好,那便這樣辦就是了,到時候我把春茶一家子給了她,再讓春露也跟著去。”
“這兩個丫頭,一個給她做了貼身的媽媽,一個給她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