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
自己在一個網路直播平臺裡面,還能採訪到陳佳一。要知道,這放在傳統電視臺裡面,也不一定哪位主持能有如此榮興。據傳聞,就連央視,陳佳一鳥也不鳥。可見,要請陳佳一出面,真個是比登天還難。以至於,後世就有話說。要請陳佳一,嘿嘿,那不可能。除非,陳佳一有意讓你採訪,要不然,你就是國家領導人來,亦不一定管用。
“謝謝。”
“能夠請到陳佳一您來,真個是不容易。
我們很想知道,或許,其他朋友們,也很想知道,為什麼陳佳一先生,您會接受我們新/浪的採訪。”
這是很多人都不解的事情,開頭第一句,主持人就直說。
“新/浪做為國內知名門戶,為全國網際網路傳播,貢獻了很大的力量。一直以來,我對於新/浪的發展,亦比較觀注。所以,這一次,我接受了你們的採訪。我也希望在這一次做客當中,能更好的瞭解新/浪,瞭解中國網際網路。”
陳佳一哪會說真話,找了一個非常好的理由,送給了新/浪員工。試想,在這樣的高帽之下,論何一位新/浪員工,他們都會感到由衷的高興。果然,陳佳一說完之後,就連主持人,也是笑了起來。並且,連連嘆道,陳佳一真個是太謙虛。並且,還坦言,陳佳一大度,不與人爭。
“好吧,我們迴歸正題。”
這一次採訪,自然是衝著,娘,大哥他回來了,這一首詩歌。而且,現在這一個時候,全國很多人等,他們也非常關心這一首詩歌。
為此,主持人便在很短的時間裡面,將話題轉到了這一首詩歌上面。
“我們知道,最近幾天,從我們新/浪論壇裡面,流出了一首,娘,大哥他回來了,的詩歌。而且,這一則詩歌的發表方式,還是以匿名的方式發表。不過,縱算如此,該詩歌感情真卻,人們讀後,皆不由大是感慨。如此之間,該首詩歌便在很短的時間內,引起了全國網際網路的強烈反響。直到現在,我們終於得知,這一首詩歌,居然是由陳佳一做詞做曲。
我們想問,當時的您,為什麼會創作這樣的一首詩歌,同時,我們也想問,為什麼會選擇匿名的方式。”
主持人一連問了兩個問題,陳佳一沒有半分思考,就此脫口而出。
“兩岸交流,我想,不任是對於我,還是對於全中國人,或是全世界華人來說,都是一件重大的事情。我們每一次在夢裡的時候,都希望看到兩岸能夠和平發展,共同走向繁榮。
特別是小時讀過的一首詩歌,對我有特別的感動。名加筆趣閣看最新章節//這首詩歌,同樣也是現代詩,正是余光中先生的鄉愁。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未來啊,鄉愁是一座橋樑,你來這頭,我去那頭。
陳佳一輕聲吟唱,一首鄉愁,再一次感動萬千人等。
余光中,籍貫福建,生於南京,先後在秣陵路小學(原崔八巷小學),南京市第五中學讀書,1947年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後轉入廈門大學),1949年隨父母遷香港,1950年赴臺,就讀於臺灣大學外文系。1953年,與覃子豪、鐘鼎文等共創“藍星”詩社。後赴美進修,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學位。返臺後任師大、政大、臺大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現任臺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當代著名詩人和評論家。
這首詩歌,想必,無數的國人,都有學過。或許,那個時候還小,並不瞭解兩岸之間的隔離到度有多深。直到現在,人們這才發現,這一彎小小的海峽,他阻隔了太多太多的東西。
余光中先生在最後寫的那句,未來呀,鄉愁是一座橋樑,你來這頭,我去那頭。這一句,是余光中先生對未來的期待。只是,三十幾年過去了,這一座橋樑,始終沒有開啟。不說橋樑,就算是直接通航,也都時有阻攔。前不久,我去得臺灣,與連永平先生見了一面。
親自述說了兩岸之間的交流與發展,我想,現在這個時刻,只要兩岸能夠協手一起,余光中先生的願望,是該時候夢圓了。
於是,這一首,娘,大哥他回來了,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完成。
只是筆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