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的。只有五大元素達到平衡,人體才能處於健康狀態。同樣地,只有五大元素達到平衡,建築才能處於和諧的狀態中,從而對居住在其中的人產生和諧的影響。
一個人的出生盤中,如果星曜的關係和諧,則此人命好。如果一件事是在星曜落於吉利位置的時候開始的,則這件事會進行得順利。同樣地,在風水學中,我們要做的是在建築和空間中,如何讓星曜所代表的力量都落在吉利的位置,和諧地發揮力量,就好像製作一張吉利的星盤——這張星盤就是作為住所的建築,包括其房間和朝向等資訊。
松贊干布當年不僅娶了文成公主,還有尼泊爾的公主,尼泊爾受到古印度文化影響很大,尼泊爾公主帶來的很多匠人和隨從,古印度文化也在雪域紮根繁衍。
所以說,雪域文明其實是中華文明和古印度文明融合交融的產物。
其實雪域對印度和中國來說,在地理位置上也是十分重要的,現代為什麼印度和中國摩擦不斷,特別是麥克馬紅線問題一直沒有達成共識。除了領土問題之外,風水問題也很重要。
雪域不論對中國還是印度,都十分的重要。
中國與印度都擁有“世界屋脊”這一優異的自然資源。雪域高原作為影響氣候的一個重要因素,它是一個屏風,有效地將西北方(中國)北方(印度)寒冷空氣阻擋,使它們不能進入東亞和南亞。在中國喜馬拉雅山脈阻攔東南的暖流向西、西北,在印度喜馬拉雅山脈則阻攔來自南方印度洋暖溼氣流北進,這樣造就中國大陸中、南部、印度半島氣溫偏高,雨量充沛,河流交錯與肥沃的土地,優良的生態環境由此造就了兩個國家歷史悠久的發達農耕業和燦爛的文明。
中國大陸西、西北高,西北勢厚,東南低,是八卦“乾”卦地形,是權勢君王之象。加上東、東南方環海,天然屏障獨具,是地球最佳的風水格局。而印度半島“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靠難以逾越的喜馬拉雅山脈,南向是一望無際的印度洋,東西瀕臨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也是地球上最大的風水格局。印度的形勢是八卦中的“坎”卦,是智謀軍師之象。歐洲學者遊歷印度,曾讚歎印度是一個永不會匱乏的富足國家。
依靠雄渾的喜馬拉雅山脈,中國印度都是人口眾多的國家。幾千年來中國一直都以帝國尊崇自居,國家長期的帝國統一間隔以短暫分裂;而印度,則恰恰相反,是短暫的統一和長期的分裂。印度的炎熱氣候使人們喜靜惡動,靜坐冥想成了印度的天然的產物,印度也就成了古代世界宗教大國。在靜坐冥思中發展了深奧的哲理、抽象的數學和門類繁多派別各異的宗教。宗教是印度文化的核心,由此影響了印度神話和史詩、藝術和建築的發展,極大豐富了世界文化寶庫。喜馬拉雅山脈下誕生了世界著名的佛教,最終成為中國與印度的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地域形狀比較。中國趨向於方塊狀,而印度則呈倒三角形——中國的“土象”地域形狀較優,是穩定的象徵;而印度屬“火象”,預示多變。中國的“乾”卦也容易養成自傲、封閉、獨立的特性。而印度背俟高山產生人財物容易外流,自身文化容易喪失的誘導。
中印的主要河流都發源於雪域高原、喜馬拉雅山脈,可見雪域高原是中印人民的生命之源。從目前來看喜馬拉雅山脈大部分都處於中國的疆域,印度的母親河恆河源頭也在中國境內,而且中國又處在印度之北,不管從有形還是無形的角度去觀察,印度風水似乎都在中國風水的“掌控”之中。
所以正是這個原因,印度和中國不停的摩擦,試圖將雪域納入他的版圖。
中國自然不會願意,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中國在這方面還是佔有很大的優勢,所以不論印度如何的加強軍備,提高自身實力,都沒有辦法超越中國成為亞洲第一強國。
“東方地形像豎起的燈炷;南方地形像寶塔;西方的地形像在曼遮(園形的壇供)上安放螺杯的形狀;北方的地形像盛開的蓮花。特別是還有四座聖山,在其環繞的山脈中,那梁正澎迦山像一把寶傘;瑪仲山像條金魚;凍喀山山岩像朵蓮花;其山陰的積冰又像白螺;仲贊山像一寶瓶;裕巴山像吉祥結;澎迦山像一寶幢;帳普山岩像一寶輪等,共為八吉祥相,故自從布達拉宮建於此,各時代,各寺廟的僧伽大眾和顯密教法的說修事業一直興盛不衰。
布達拉宮為子山午向兼壬山丙向四度,處於四面環山的一個山窩中。其發脈於西南方的世界最高處的喜馬拉雅山脈,祖龍的一支脈向東北方賓士而去,至念青唐古拉山峰後,再分一支向南面返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