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傳說》改編,周行文大大被請去當編劇了!”
“《重生回到十年前》光聽電影片名就想要看的電影!”
“王啟年也看網路小說。知道重生?”
“廢話,王啟年還是最大的網路小說平臺的老闆呢。”
“不只是起點。晉江也被王啟年收購了。”
“王啟年好有錢啊,要是有個像王啟年這麼帥,又有才華,還有花不完的錢的老公就好了……”
網際網路上,忽然颳起一波熱潮。
與此同時,無數的明星開始自我炒作。向小夥伴公司拋媚眼,希望被選中,在電影裡面擔任一個角色。
不過,王啟年拍電影一般都是可以捧紅人,所以。儘可能的使用小夥伴公司旗下的藝人,等於是給公司增加電影票房意外的資產。人的名氣,也是一種資產!
而至於選一些公司以外的藝人,王啟年也傾向於儘可能的找一些有前途的年輕人,把他們的經紀合約給廉價的簽下,或是買下。之後,才開始捧人!
這實際上,也算是娛樂圈的一種“潛規則”吧,你不是我的藝人,將來可能成為競爭對手,憑什麼捧你,難道就為一部電影的蠅頭小利!
……
在眾人紛紛在熱議《重生》這部電影的時候,王啟年正在跟周星馳喝茶。
周星馳目前也不僅僅是演員和導演,其實,他更是電影公司的老闆。星輝海外電影公司,從香港和海外市場,殺入國內市場。
靠著周星馳的存在,星輝公司的影響力,就不容低估。
“星爺,幸會!”王啟年笑道。
“我不是爺,喊星仔就好了。”周星馳有點不善言辭。
“還是喊星哥吧!”王啟年思索半晌後說道。
“好!”周星馳並不是很在意。
這讓王啟年感覺到有點感慨,很多喜劇演員很多其實在現實中都很木納,並不像電影裡面表演的那麼誇張搞笑。
當然了,跟王啟年相比,周星馳更是一個成功的演員和導演,但絕不是成功的老闆。比如,早年周星馳成立的彩星電影公司拍攝的《大話西遊》其實並不是虧很多,後續隨著《大話西遊》的影碟和周邊版權,還有網易公司的《大話西遊》遊戲改編,其實虧本已經成本老黃曆,早就是一部賺錢的投資了。但是,當時周星馳卻是因為自身交流能力不足,只能退出彩星公司,另外成立了一家星輝公司。
星輝公司的產量並不是很多,但每一部都是精品——《食神》、《喜劇之王》、《少林足球》到《功夫》,每一部電影都是既交好又叫座,著實賺了不俗的利潤。遺憾的是,周星馳並不擅長管理,成立公司也僅僅是為了方便自己電影的運作。簽約了不少的演員、編劇,但卻忽視了他們的成長,沒有給旗下的藝人發展自己事業的空間。
也正是因此,周星馳一直成功,但周星馳的公司,業績都是很平庸。即使一部周星馳的片子大賣,錢也基本抽回他自己的銀行戶頭上,拿出去購買房產,而星輝公司卻一直沒有什麼大的發展!
一大批簽約的藝人,只能等周星馳的電影開工,才能混點名氣,其他的機會則是很少,至於在外接戲,則需要受到經紀合約的盤剝,若說沒有怨言,幾乎是不可能的。(未完待續。。)
第三百四十八章 周星馳(二)
周星馳不會做人,但他本心並不是壞人。或者說,他心思單純,很難搞得懂其他人怎麼想的。
比如,跟周星馳合作很多年的吳孟達,原本以為《功夫》有他的份,為此推掉了幾個百萬元的片酬戲約,結果,周星馳的《功夫》裡面,並沒有吳孟達的角色,這讓吳孟達感覺到很是生氣。
其他的藝人、導演,跟周星馳翻臉的,多不勝數。
大多數都是因為,周星馳性格使然——他雖然不是刻意的跟別人做對,但別人對他期望太高,以至於,周星馳根本沒有注意到別人的渴望,自然就容易讓很多人失望!
要說做人,劉德華就非常會做人,交遊廣闊,兩岸三地都混得開。就拿劉天王賺了不少錢,可以拿出一部分搞亞洲新星導演計劃,投資一些幾百萬小成本的電影,捧年輕的導演。
比如,星輝公司立下汗馬功勞的演員和編劇林子聰,想要拍一部小成本電影,也得不到星輝公司支援,林子聰無奈只能找劉天王,參加劉天王的亞洲新星導演計劃,才得以實現自己拍片的夢想。
簡單說,星輝公司成功是因為周星馳,發展不起來也是因為周星馳。如果,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