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訴就投訴吧,為什麼我還接到了民宗局的電話?還是市民族宗教局局長親自問候!你給我說清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第224章 青南投資商會
伴隨著青南計劃單列縣的一錘定音,雲州市委市政府內部,東遷的意見也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沒多久,雲州市就正式對外宣佈,將安排市政府搬遷計劃,預選搬遷地點就在青南開發區。
除政府駐地之外,一些其它的重要機構,包括市人民醫院在內,也都決定陸續搬往青南開發區。
不難想象,等這些機構的搬遷工作全部完成之後,雲州市的城市格局就會發生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重心東移,直指黃海。
圍繞著青南開發區,一系列扶植政策陸續出臺,讓這個曾經的小地方,成為許多企業家尤其是當地企業家眼裡的香餑餑。
這個時候,林寒正式向外界發出邀請,舉行會議,協商成立“青南投資商會”。
畢竟如今的永珍集團已經是雲州當地最大的企業之一,青南開發區也是在他極力推動下才成立的,由他發起成立青南商會,再合適不過。
但凡在當地頗有影響力的企業,多數都收到了邀請,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外來的大企業,也受邀出席參加會議。
受邀參加的人之中,最重量級的無疑是阿里集團的馬馬總,以及新任常務副省長章士侯。
馬的到來,除了部署一些實際的投資之外,同時也是作為青南投資商會的名譽會長。至於章士侯,則是在商會掛了一個名譽顧問的頭銜。
除此之外,雲州市的市委書記、市長、富土康科技集團副總裁、華偉集團副總裁,大米科技副總裁,以及華夏投資協會會長等人,也都在青南投資商會掛了顧問之類的名譽頭銜。
這些人有的出席參加了會議,也有的因事務繁忙而並未到場。
總的來說,出席會議的人大多來頭不小,一時間讓雲州的熱度更勝三分,雲集了各路媒體……
偌大的會議廳內,人來人往,包括雲州電視臺在內的諸多媒體工作者,在會場中穿梭,時而拍照,時而做簡短的採訪。
參加會議的人,陸陸續續到場,與主席臺上的馬、章士侯、林寒、李殿勳等人交流問候,談笑風生。
作為名義上的雲州最大企業,龍海集團也收到了邀請,任氏兩兄弟此時正坐在一個不前不後的觀眾席位置,不時交談。
只不過,雖然也受邀與會,但任大海與任大江兩人的臉色卻不怎麼樣,在熱鬧的會場中顯得頗有些另類。
“這幫傢伙是鐵了心要把龍海排擠出去啊,給咱們安排的這叫什麼座位?觀眾席?還在中間?”任大江拉著臉說道。
頓了頓,他轉過身又道:“哥,邀請函上說要選舉會長、副會長,就這情形,咱們還有戲?”
“選舉?”任大海扶了扶額頭,冷冷說道,“怕不是都欽定了吧。”
“省裡的檔案都說了,要在青南建設新技術工業,還有什麼限制低端產業進入,限制房地產不合理開發,限制房產交易……因為這個,市裡的領導已經找我談過好幾次話了。”
近些日子,青南開發區風頭無兩,房價自然也是火線躥升。
原本不算多的青南區土著,身價隨之暴漲,每天閒著看看房價,夜裡睡覺都能笑醒,簡直滋潤到不行。
尤其是那種祖上傳下一堆房產的青南土著,更是賺到盆滿缽滿,羨煞旁人。
一時間,青南人成為了地球上最幸福的一個群體。
面對如此兇猛的青南房價,大量的社會資本都意欲分一杯羹,打算狠狠炒上一波。
這種情況要是持續下去,青南開發區的經濟還沒騰飛,房價倒先飛起來了,讓人望而卻步,以後還怎麼發展。
所以當地政府就下了命令,嚴格限制房產交易,以及部分相關的地產開發。
與此同時,也明確了企業投資的一些要求,資訊工業、生物技術、精密製造業等高階產業優先進入。
龍海集團就是靠地產發家的,一直以來也都是以地產業為支柱,先前更是制定了不少規劃,較早地對青南展開地產開發。
這麼一搞,讓龍海集團的許多計劃紛紛受挫,想趁機大撈一筆的目標也隨之擱淺。
和科技企業不同,地產類企業的發展以及壯大,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政策甚至是政治紅利。
許多著名地產大亨,在發家的過程中就是藉助了大量的政府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