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鈞緩緩說道:“畢竟,大米手機受制於高通已久,現在我們多少有了些積累,不管是技術還是資金……所以,在處理器的自主研發方面確實應該更進一步了。”
眾所周知,晶片處理器是手機、計算機等裝置的最核心部件,一如人體的大腦般重要。
就目前來說,最頂級的處理器是由蘋果生產的a系列,基本屬於一騎絕塵、獨領風騷。
在蘋果之後,則是高通和三星,再然後是華偉,再次是其它一些相對不太知名的廠商。
晶片的效能強弱,基本都是透過型號數字的開頭兩位來判斷。
以高通的驍龍處理器為例,開頭第一位數字有4、6、8三種,數字越大越好,可以糙略視作低、中、高階三個層次。
但型號的第二位數字同樣重要,比如660屬於6系列裡最頂級的存在,而800是8系列裡最墊底的一個,所以660的效能反而要強過800。
第三位、第四位(如果有)數字相對不是那麼重要,但同樣也是數字越大越好。
這種簡單的判斷方式,對多數品牌的晶片都適用,包括手機、電腦的處理器,當然還有顯示卡等。
國內大多數手機廠家,都沒有效能出色的自主研發的處理器,只能向高通為主的硬體巨頭購買,受制頗多。
隨著大米的發展,這方面的隱患自然也就越來越不可忽視,無怪乎雷鈞越來越著緊自主晶片的研發。
但林寒也知道,說是自主研發,但實際上,這個世界上就幾乎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自主晶片。
不要說國產晶片,就是蘋果、高通之流,也都是基於英國arm公司的授權開發出來的。
當然,arm非常基礎,也比較開放。基本誰都可以買,價格也不算貴,對想要設計晶片的企業而言倒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
但生產晶片的能力,卻不是誰都能玩得溜的。
比如作為晶片生產流程核心裝置的光刻機,全球就只有三家公司能夠生產。而且價格十分昂貴,比大型計算機更勝許多。
林寒想了想:“據我所知,高階的晶片就算設計出來,以國內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