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四 朝堂風向(1 / 2)

皇帝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劉湜彈劾李不棄的罪名除了“監守自盜”外都是捕風捉影的事,到這個地步自然也就不用查了。接著李不棄就上奏摺請求把軍器作坊從三司剝離出來,而且有訊息稱宰執、六部、樞密院那邊大多贊成,皇帝也有此意。得知竟是這種結果,劉湜氣得差點兒吐血,在家裡閉門不出,請求出外任職。

王拱辰也氣得吐血,某種程度上他比劉湜還鬱悶。劉湜可不需要對是否應該給天下公吏發薪水表態,他作為三司使卻是必須明確表態的。

大宋這兩年雖然沒有大的戰事,但是備邊從不敢鬆懈,再加上各地多遭天災,慶曆改革又半途而廢,一直都是入不敷出,雖然有白糖、玻璃兩項新增的財源,但相對於國家巨大的開支就是杯水車薪。總之,國庫裡沒錢,無論是宰相還是三司使都絕不敢開給小吏們發工資的口子。這事兒說來理由充分,可是人的感情很多時候根本不管什麼理由不理由,誰反對給小吏發薪肯定把天下的小吏都得罪了。

皇帝和宰相不想擔這個責任,就讓三司想轍,說人家李不棄可以是給出了稅負增收的辦法了,你三司只要辦成了就有錢給小吏們發工資啊。可問題是李不棄關於促貿易、開海貿的奏章洋洋灑灑寫了二十多頁,措施大的十項,小的三十多項,若是要實施起來是要累死三司上下啊。

更要命的問題是原本他王拱辰可以抓李不棄的差,讓李不棄去幹活兒,幹好了三司使可以分潤功勞,幹不好把不是全都推到李不棄身上就是。可是經過這次的彈劾事件,從勢頭上來看李不棄未必能繼續留在三司,王拱辰想抓李不棄的差根本就沒有可能。王拱辰發現自己鐵定要成為被宰執們丟擲來給小吏們罵的替罪羊。

政治上從來都是沒有永遠的盟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當王拱辰和劉湜跳出來彈劾李不棄的時候,一干文官還能同仇敵愾,但是這完全是一個鬆散的聯盟,當發現事情不像他們想象的那個樣子之後,就有很多人開始琢磨如何從這件事上撈取最大利益了,哪怕是從自己盟友身上撕下一塊肉。

宋太祖、太宗哥兒倆讓三司總攬天下財權,不但奪了宰相的權,也奪了戶部、工部、樞密院的權,尤其是本來應該是掌管天下賦稅的戶部現在完全成了打醬油的角色。所以朝堂上其實很多人是有拿回屬於自己的權利的野望的,只是在沒有機會時大家都只是想想罷了。

可是李不棄這次確實給他們提供了一個機會,雖然目前看來把軍器生產從三司剝離似乎對三司並沒有多大的傷害,但老狐狸都知道風起於青萍之末。一旦這次有了先例,以後誰知道會是什麼情況呢?

這次李不棄說三司不會搞軍器生產,應該把軍器生產剝離。那麼三司的官就懂修護河渠嗎?胄案修護河渠的職責是不是也應該剝離交給工部?三司懂行軍打仗嗎?為軍隊提供糧秣的職責是否該交給樞密院?有了剝離軍器生產的先例,一旦再出現什麼機會,把這些要求提出來可就不顯得突兀了。

其實如果王拱辰自己當宰相也會希望把財計大全交給戶部,因為戶部是宰相管著啊,那樣宰相抓著財權在與皇帝鬥爭時腰桿兒就硬氣了很多,所以他其實很理解那些一邊倒支援李不棄的官員。但誰讓他現在正作著三司使呢,如果軍器作坊在他任上從三司以這樣的方式剝離出去,他就太沒有面子了。

而且現在三司中已經有了怨言,都說要不是吃飽了撐的去惹李不棄,怎麼會讓三司吃這樣的虧。

所以在多衝壓力之下三司使就病了,看熱鬧的三司副使樂呵呵地主持工作。但是副使有些事上做不了主,一遇到討論剝離軍器監和給小吏發薪的事情就擺出一副“不關我事,你們找計相就好”的架勢。王拱辰雖然躺在病床上,但是仍能感到給架在火上烤的滋味。

在朝堂上為了李不棄的上書吵得吐沫如雨的時候李不棄卻龜縮在胄案做起了好寶寶,每天就是泡在作坊裡,作出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樣子。不過訊息不用他打聽,就自然有人向他報告。

程鈞又鬼鬼祟祟鑽進李不棄的公事房,一臉壞笑:“李判,剛剛從大理寺得到的訊息,大理寺就此結案,栽贓官人的那幾個傢伙已經定了罪,判了發配瓊州,遇赦不赦,但是也不準備再追查幕後主使。”

皇帝一向喜歡和稀泥,所以這是意料之中的結果。李不棄往門口看看,見門外的廂軍站得遠遠的,顯然是受了程鈞的安排。他便笑道:“聽說程都管有本事,果然好手段,好算計。”

程鈞連忙說:“李判謬讚了,那些人對這些事根本不懂,稍微一糊弄他們就信了。再加上李判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