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彈劾李不棄的奏本讓趙禎的頭都大了。雖然他從一開始就把這些本章都留中不發,但是這卻更激怒了大臣們,不但御史言官,就連三省六部和開封府的人都開始遞本章了。那本章就向雪片一樣,充分向皇帝展示了什麼叫人多勢眾。特別是開封府那邊有人首告李不棄夥同小吏監守自盜之後,御史們和打了雞血一樣,上朝的時候一個比一個強項,都學寇準恨不能揪著趙禎的脖子不讓他走。
在皇帝心裡李不棄就是一個不但點石成金,而且視金錢為無物的人物,你說他會謀反皇帝都可能會信,但是說李不棄會貪那點兒小錢,皇帝是真不信。沒看到李不棄隨手拋灑金山一樣辦圖書館,辦書院嗎?一點兒小錢他能看在眼裡?
但是自從宋太祖之後,大宋官家一向膽小,哪裡能受得了這種壓力啊,趙禎愁得晚上睡不著覺。早朝的時候面對一大群御史的輪番進攻,趙禎只好同意:“好吧,那就讓大理寺來審理此案吧。丁學士,你代朕聽審。”
丁度忙出班答應。所有人都明白這是防著有人栽贓李不棄呢。
但是劉湜一點兒也不擔心,證人現在有人看著,不怕李不棄把案子翻過來。可是散朝剛剛回到御史臺門口,就看到一個早就等在那裡的書辦一路小跑過來。劉湜忙問:“出了什麼事?”
那書辦急火火地說:“不好了,那個首告李不棄的人死了?”
“嗯?不是有人盯著嗎?怎麼會死了?讓人殺了?”此時劉湜心裡一喜:難道是李不棄讓人殺了證人?那李不棄可是鑄成大錯了。
可是書辦卻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不是!是自盡的。”
“自盡?”
“是自盡!還留下血書,說是三司胄案的幾個官吏恨李不棄把他們開革,抓了他的錯處逼迫他首告呢。後來他害怕了,又覺得對不起李不棄所以才自盡,並且留下血書說明原委,求李不棄放過他家。早上他家的人抬了屍首往開封府鳴冤,開封府只得請幾位官人去開封府詢問。幾位官人現在在三司不敢出來,只得派人來問御史怎麼辦。”
“啊?”劉湜腦子裡一片空白,心裡暗罵那幾個人。當時他們拍著胸脯向他保證不會出任何紕漏,誰想會出現這樣的翻轉局面。但是他不甘心,忙問:“那幾個拘在開封府的銷贓的商人沒出事吧?”
“這個沒有。”
這個回答讓劉湜稍稍鬆了口氣。雖然首告的人反水了,可是隻要銷贓的下家在,而且又確實已經從他們家裡找到了軍器作坊的物資,那麼至少盜賣軍器作坊的事就不是子虛烏有。
他想了想說:“你去送信,讓他們往開封府走一趟。是自己作的自然要承認,不是自己作的也不能讓人潑了髒水在身上。還有,讓人去看著那幾個銷贓的,我這就請大理寺把人犯接管過來。”
可是大理寺那邊剛剛辦完手續,情況又出現了新的變化。開封府那邊又傳來訊息說幾個三司的官員被帶到開封府,立刻被銷贓的下家認了出來,指證當初是他們非要把那些被搜出的物資強賣給他們的。
劉湜一下子就明白了,這是反過來栽贓啊!人家挖了個坑,等著你往裡跳呢。死了人,這事兒不能沒有個交代,最後不一定會查到誰身上。
他首先想到的是李不棄搞的鬼,不由得咬牙切齒起來:就算只憑你要給胄案買車床,我也能把你扳倒。
可是心裡轉過這個念頭後他又有些疑惑起來:這不會也是個陷阱吧?不然李不棄一貫謹慎,怎麼會犯如此明顯的錯誤呢?
就在劉湜糾結的時候,大理寺的公差已經到了三司。三司那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都戰慄了:一天來了兩撥公差,帶走了這麼多官員,這特麼是要幹什麼啊?
等李不棄從容地到達大理寺,丁度已經在那裡了。因為皇城司已經把開封府的事情稟報趙禎,趙禎立刻命令大理寺立即審問此案,不得拖延。
結果都沒用李不棄說話,幾個被指銷贓的下家一致指證是兩個官吏在李不棄上任之前強賣了他們一些來路不明的貨物,有些人見上面有胄案的印記,擔心惹事便自認倒黴,把東西藏在家裡,誰想到突然之間卻被人首告是近期未人銷贓。
幾個人的證言契合得天衣無縫,李不棄認為太完美了,但是在大宋這個偵察手段不完善的年代實在是很難戳穿。而且此時被攀扯出來的幾個小吏中的一個又補了一刀,出來指證兩個官員。時間物資種類和數量都與銷贓的下家供述符合,這下你不相信證詞都不行。
問完了幾個證人之後丁度就問審案的大理寺少卿:“此案你看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