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2 / 4)

在外面滾上一層碎屑製成,想吃不同的味道就滾不同的碎屑,平常的口味有芝麻屑、黃豆粉、棗泥粉等。

有些像是現代吃過的糯米糰子。

做法非常簡單,各府創新也不過都是在外面配置的那一層碎屑上……

大早起來就見到桂嬤嬤叮囑廚房的廚娘做團糕,楚璉瞧著那黏口的點心實在是沒甚胃口,想到在現代每逢中秋就要吃的月餅,到底還是沒忍住手癢,決定做上一些,就算不送人,自己吃一塊懷念一番以前在現代的生活也好。

第八十六章:初探深宮

(妹紙們實在是太熱情了,晚上還有一更哦!)

聽說三奶奶又要做新鮮的吃食,幾個大丫鬟都笑嘻嘻地忙的團團轉,那邊小廚房也早就空出來了。

做月餅並不複雜,只要準備好相應的食材,比京八件要簡單的多。

因為材料有限,楚璉便只做了蛋黃餡兒、火腿餡兒、豆沙餡兒和松子棗泥餡兒的。

讓喜雁去取了之前做的點心模具,包了餡兒後,在月餅軟軟的麵皮上刻上吉祥的圖案,最後烘烤便成。

廣式的月餅容易成形,且制好後外皮鬆軟,模樣討喜好看。

因著不是大武朝中秋佳節必備的點心,楚璉怕佔了團糕的頭,做的並不多,這次也並未送到各房,只准備留在自己院裡當平常食用的點心,解解饞罷了。

楚璉這次做的月餅一個只有荔枝般大小,混著餡兒,捻起一塊,兩三口便能吃完,方便的很。

等做完了月餅,楚璉換了五品鄉君的朝服,由著景雁給她佩戴了成套的首飾,等著整理完,慶暿堂的劉嬤嬤就已經過來請她去前院了。

臨走時,喜雁瞧著桌上擺盤的月餅,問道:“三奶奶,要不要帶些月餅路上吃?”

楚璉想著劉嬤嬤方才交代的,今日去宮中恐怕直等到晚上才能回來,一應東西都要帶齊全了,宮中不是府上,諸多規矩和不便,楚璉點點頭,“帶些吧,衣裳也要帶上備用的。”

喜雁便用一個精巧的小食盒裝了一碟月餅帶上,隨後取了一個藕荷色繡著夏荷初綻的荷包,在裡面裝了三個月餅,塞給楚璉。

楚璉瞧這丫頭動作,撲哧笑出聲來,“怎麼,還怕你主子餓到不成?”

喜雁臉兒紅了紅,其實也不能全怪喜雁有給楚璉帶點心的小習慣,實在是楚璉這傢伙本來就是個吃貨,一出門身上一準帶些吃的備用,那些精巧的小荷包你當是誰讓喜雁幾個丫鬟做的,還不是她自己。

楚璉接了荷包,還順手在荷包裡裝了幾片肉乾,把桂嬤嬤瞧的額頭直冒汗,無奈的提醒,“三奶奶,不早了,該出發了。”

到了前院,管家安排好了車馬,賀老太君已經在花廳等著了,身後站著大丫鬟木香和周嬤嬤,下首坐著大嫂鄒氏。

鄒氏並未換上誥命服,宮中中秋宴會是在下午,她要等到下午才會進宮,而賀老太君之所以陪著楚璉一同上午出發,其一是怕楚璉第一次進宮在聖上面前謝恩出了什麼岔子,其二可以藉著這個機會與老太后這個手帕交嘮嘮嗑,順便帶著這個最小的孫媳去拜見太后她老人家。

鄒氏瞧見楚璉帶著丫鬟婆子進了花廳,她忍不住的上下打量她這個三弟妹。

楚璉身上穿的是一身鄉君朝服,雖然只是五品,但是卻與一般誥命的朝服有很大不同。

誥命的朝服從正一品到最低的七品,都是深沉的顏色,因為樣式仿了前朝,古板又老舊,小姑娘穿的都顯得老氣。

但是宗室女的朝服,比如公主、郡主、縣主、鄉君等,朝服卻是當朝流行的式樣,鄉君朝服是以藕荷色為底色,衣領袖口都繡著金色的小團花圖案,裙面兒更是大紅色提花牡丹錦面,這鮮嫩的顏色搭配起來,更襯托出楚璉的年輕嬌嫩,寬幅腰帶束腰,襯托的細腰不盈一握。

頭上是聖上賞賜的一套翡翠頭面,端莊的髮髻壓住了楚璉那一抹跳脫,讓她褪去了因為年齡小而帶著的最後一抹稚嫩。

賀老太君顯然也被楚璉今日這一身正裝打扮給驚豔到了,在心中暗暗點頭,欣喜三郎媳婦還真是個小美人。

時人愛美,賀老太君當然也不能免俗,她笑呵呵的對著楚璉招手,“三郎媳婦,快到祖母面前,讓祖母好好瞧瞧。”

楚璉向著賀老太君和鄒氏行了晚輩禮後,就快步走到了老太君面前。

老太君滿意地打量了一圈,又替她扶了扶頭上有些歪斜的玉釵。

鄒氏面上雖然扯了絲笑容,心裡卻不像是臉上這麼好受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