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面一個郡是南康郡,也就是贛江源頭,但南康郡更南面的嶺南諸郡這次戰役卻沒有涉及。
所以李靖的任務就是將永嘉郡、建安郡和嶺南諸郡收入北隋版圖,它們本身就是大隋的疆土,所有官員都是由朝廷任命。
當楊廣死在江都後,南方諸郡便處於一種脫管自治狀態,既沒有自立為諸侯,但也沒有中央朝廷管轄,但這種名不正,言不順的狀態不會延遲多久,李淵的東征計劃中就明確包含了對南方諸郡的收納,張鉉也並沒有遺忘,他的南下戰略中也同樣包括了南方各郡,李靖更是率領一支萬人的遠征軍直接向南方挺進。
不多時,侍衛送來了緊急軍報,張鉉隨即令道:“去把房軍師和杜參軍都請來!”
張鉉緩緩鋪開了卷軸,仔細閱讀李靖寫來的軍報,目前遠征軍已經收復了永嘉郡和建安郡,之前都一路順利,軍隊只是在南安縣發生了一場戰鬥,南安縣被一支海盜佔領。
海盜人數不多,只有數百人,已經被隋軍剿滅,但李靖軍報上提到的另一個情報卻讓張鉉很感興趣,這些海盜都原本是沿海漁民,聚夥為盜,往來於永嘉、建安和流求之間,流求便是臺灣。
大業年間,隋軍戰船曾兩次前往流求,負責此事的主將正是陳稜,不過正好陳稜代表朝廷去安撫江淮和江南了,張鉉只得暫時放下這個念頭。
這時,侍衛在門口稟報:“房軍師和杜參軍來了!”
“請他們進來!”
不多時,房玄齡和杜如晦走了進來,兩人躬身施一禮,“參見殿下!”
“請坐!”
張鉉笑著請他們坐下,將李靖的快報遞給他們,“藥師已經進入南海郡,軍報上說,嶺南總管馮盎已經派人和他聯絡,表示願意歸附北隋,不過藥師很謹慎,他已得知馮盎已事先大量募兵,懷疑馮盎居心叵測,所以暫時駐紮在增城一帶,等待我的決定。”
房玄齡看了一遍報告笑道:“這就是卑職之前給殿下的建議,需要文武兩手兼備,文要安撫,武要立威,剛柔並濟,收復嶺南各郡就會事半功倍,可惜殿下只用了剛的一面,馮盎自然心懷疑慮,卑職還是那句話,先穩住馮盎,至少讓他名義上臣服北隋,等將來條件成熟後再做定奪。”
杜如晦也道:“其實不管是嶺南的馮盎也好,欽州的寧長真也好,他們都是世代統治,馮盎的祖母冼夫人更是被譽為嶺南聖母,馮氏家族在嶺南有崇高的威望,寧氏家族也一樣,他們世代為俚僚各族首領,在欽州乃至廣南道地位崇高,對這樣的地方豪族,殿下只能用安撫的手段,而絕不能強攻,否則李靖將軍的一萬軍隊很難保全。”
張鉉也意識到自己當時考慮得有點簡單了,他便緩緩點頭,“也罷,我這就派人前往嶺南!”
(未完待續。)
第865章 故友重逢
時間又過去了三天,距離科舉只有兩天了,這時,大部分士子都放棄了溫習,要麼去投名狀、拜師門,要麼就相約喝酒,在考前放鬆自己,使中都城格外熱鬧。
中都城西有一座很出名的酒樓,叫做臨漳酒樓,由於這裡靠近太學,生意更是火爆,中午還沒有到,這座酒樓內便已經擠滿了來自天南各地計程車子。
這時,沿著大街快步走來兩名年輕人,都穿著白色儒袍,頭戴遊學冠,正是盧涵和褚遂良,兩人交往了三天,早已成為莫逆之交,彼此的底細都已瞭解,褚遂良知道盧涵是參軍從事,齊王妃的族侄,而盧涵也知道褚遂良的父親褚亮是長安秦王府文學館學士,但這些都不影響他們的交情。
“盧兄,我們來晚了吧!”
褚遂良望著酒樓門口一群士子,憂心忡忡道:“你看那邊還有不少人在排隊呢!”
盧涵笑道:“放心吧!我那幾個兄弟應該已經到了。”
兩人走到酒摟前,一名酒保連忙迎上來,“真對不起,小店已經沒有座位了,兩位去別的店吧!”
“我朋友已經訂好位子了,在三樓滄海房。”
“原來如此,兩位請!”
盧涵和褚遂良在酒保的引領下上了三樓,來到最裡面的一間雅室前,“就是這裡,兩位請吧!”
盧涵推門走進去,裡面正在談話的三人站了起來,正是盧涵當初的至交好友李兆希、崔廣平和崔廣林三人,三人見盧涵進來,頓時激動起來,緊緊擁抱在一起。
李兆希又給了盧涵一拳笑道:“據說你來中都已經一個月,為何不早點來找我們?”
“哎!我剛剛才決定參加科舉,以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