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部分(2 / 4)

小說:江山戰圖 作者:鼕鼕

裹,減輕馬蹄和地面的撞擊聲。

一萬突厥先鋒騎兵已經殺到了距離隋軍軍營五里外,萬夫長溫木鐵的心開始懸了起來,作為大將,他並不在意高牆上忽然冒出隋軍士兵,對他而言,正面衝擊和偷襲都是一種作戰,他擔心地上會忽然出現無數的蒺藜刺和陷馬坑,那是戰馬的大忌。

一萬騎兵沒有絲毫停步的意識,繼續向大營疾奔,前面的數百騎兵已經取出了索套,這是用來拉倒隋軍的大營高牆,板式軍營是用木頭搭建框架,然後中間用泥土夯制而成,所以只要拉垮木製框架,整面營牆就會隨之坍塌。

這時,一萬騎兵距離大營已不到一里,始終沒有遭遇到蒺藜刺和陷馬坑,溫木鐵懸在半空中的心終於落下了,他也生出一絲僥倖,難道隋軍真被西線的突厥騎兵吸引過去了嗎?

突厥騎兵已經殺進了三百步內,這時,高牆上的裴行儼大吼一聲,“攻擊!”

“咚!咚!咚!”隋軍大營上方突然響起了急促的鼓聲。

隨著鼓聲大作,九十餘架投石機同時發動,長長的臂杆揮出,將**十斤重的巨石凌空丟擲,近百塊巨石在空中旋轉,呼嘯著砸向密集的人群,‘轟!’巨石砸下,在人群中翻滾,染紅的土沫騰空而起,十幾匹戰馬和騎兵被砸得血肉模糊,慘不忍睹,接二連三的巨石砸進人群,此起彼伏的慘叫聲一片。(未完待續。)

第975章 太原戰役(十六)

幾乎是同一時刻,一千架蜂窩重弩驟然發作,密集如蝗蟲一般的長箭強勁地射向密集的騎兵,蜂窩重弩是北隋軍器監剛剛發明的一種大型床弩。

實際上就是利用連弩的原理對床弩進行改良,加大絞盤力量,床弩大箭改成小鐵箭,一次性可以射出三十支穿甲鐵弩箭,射程達四百步,殺傷射程三百步,是對付密集騎兵的利器。

軍器監工匠更創造性地發明了蜂窩箭筒,三十支鐵箭便封裝在箭筒內,箭矢射出後,直接將蜂窩箭筒裝上重弩,便可再次發射,大大節約了裝箭時間,能和大黃弩的射擊頻率相比了。

一架蜂窩重弩長一丈,寬六尺,重達數百斤,一般是放在城牆上,或者裝上輪子後向空中射擊,一共有六人操縱,其中四人負責用絞盤上弦,兩人負責裝箭。

這種弩射程遠,箭矢密集,殺傷力強大,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準頭,但用來對付密集進攻的突厥騎兵陣無疑是最適合不過。

隋軍在大營內裝了一千架蜂窩重弩,距離城牆約三十步,分列三排,一次便可以射出三萬支鐵弩箭,這需要強大的國力來支撐,今天是隋軍第一次使用,便創造了強大的殺傷效果。

儘管突厥騎兵是裝備精良的可汗近衛軍,手執大盾,身披堅固的皮甲,但他們無法抵擋重弩強箭的射擊,強大的弩矢擊碎了盾牌,穿透了皮甲,巨大的推力直接將騎兵射落下馬,正面披了皮甲的戰馬也紛紛被重箭射穿,嘶叫著撲倒在地。

投石機的進攻主要產生震撼效果,殺傷效果並不是很理想,但蜂窩重弩射出弩矢則完全相反,殺傷效果極為明顯,鋪天蓋地如蝗蟲般的襲擊令人躲無可躲。

第一輪三萬支箭射出,賓士在前鋒的三千餘名突厥騎兵便被射倒大半,只剩下千餘名騎兵安然無恙,地上躺滿了痛苦嚎叫計程車兵和戰馬。

但突厥沒有能立刻反應過來,黑夜中看不清楚傷亡情況,後面的突厥大軍依然前仆後繼向大營殺來,這時,隋軍士兵已經迅速更換了箭筒,在一陣梆子聲中,第二輪三萬支鐵弩矢如暴風驟雨般向奔跑中的突厥騎兵迎面撲來。

頓時慘叫聲四起,大片大片的突厥騎兵及戰馬中箭射倒,儼如一片狂風掃過,百步內再沒有站立著騎兵。

僅僅兩輪強弩射擊,一萬突厥騎兵損失近半,剩下的五千餘騎兵終於發應過來,他們嚇得魂飛魄散,紛紛調轉馬頭奔逃。

遠遠在牆頭上觀戰的張鉉冷冷令道:“騎兵出擊!”

“咚——咚——咚!”

沉重而緩慢的鼓聲敲響了,這是騎兵出擊的訊號,埋伏在南北兩個方向的兩萬騎兵驟然出動,迅速將正在潰逃的數千突厥騎兵包圍合攏。

而在尚十里外的兩萬突厥主力並沒有前來救援,而是在等候可汗的命令。

數十名將領一起向可汗望去,處羅可汗臉上的表情十分複雜,眼睛裡充滿了猶豫,胸中的鬥志已經消亡殆盡,過了良久,處羅可汗終於下達了命令,“傳令,全軍北撤!”

眾將都暗暗嘆息一聲,只得紛紛縱馬奔回自己的軍隊大喊:“可汗有令,全軍北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