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就直接暴露在周軍的刀鋒之下,這是李淵絕不會容忍,那麼李淵在四面受敵的情況下,他會抽調哪裡的軍隊回防,太原顯然不可能,周軍主力已經抵達太原,三萬騎兵也已進駐交城縣,隨即可以進攻西撤的唐軍。
河東郡也不可能,一旦河東郡的唐軍西撤回援上郡,那周軍便會立刻大舉進攻蒲津關。
如果再調關中駐軍去支援上郡,那麼整個關中就只剩下兩萬御林軍,一支奇兵便可偷襲長安了。
李淵只能繼續在關中徵兵,這必然會引起關中內亂,導致關中局勢惡化,而張鉉就是在等李淵走出這一步臭棋。
(未完待續。)
第1149章 天下大戰(七)
大周帝國同時在四條戰線發動了對唐朝的進攻,整個戰局已經緊繃到了極限,而孫長樂趁延安郡兵力空虛之機,率軍從雕陰郡南下,奪取了延安郡,這個訊息就儼如絃斷的一聲脆響,在長安朝野激起了軒然大波。
如果說當初唐王朝嚴密封鎖了幷州失守的訊息,後來又改成唐周兩國正在發生爭奪幷州的大戰,大部分唐朝民眾並不知幷州發生真相,但延安郡失守卻距離關中太近,唐王朝無法再掩蓋這個嚴重的事件。
周軍進攻幷州,周軍進攻巴蜀,周軍進攻河西,延安郡失守,上郡岌岌可危,一個接一個訊息引爆了長安,加上長安情報署在長安傳播各種真真假假的戰爭訊息,推波助瀾,使長安陷入到空前的恐慌之中。
米價暴漲,房價暴跌,這兩種物品價格的一升一降徹底擾亂了長安市場,物價大漲,商業凋零,最離譜是黃金價格,在黑市上,一兩黃金甚至可兌換到五十貫錢。
在長安的一片混亂和恐慌之中,李淵不得不再次密令四子李元吉加大言論控制,重新恢復了‘推疑令’,數千玄武精衛子開始在長安街頭四處巡邏,肆意抓捕可疑人員,敲詐勒索,將長城內鬧得烏煙瘴氣,但這樣做的後果卻十分明顯,大量的長安民眾開始離城下鄉避難,軍隊無法阻止,使得長安城逐漸地冷清下來。
儘管長安城內人心惶惶,治安混亂,但對於天子李淵而言,他已經顧及不到腳下的混亂,周軍四線進攻使他慌了手腳,而大量的主力投入進了幷州戰場,他又急令扶風郡的三萬軍火速進入巴蜀救援,當他聽到延安郡失守的訊息後,他竟發現自己兵力不足,使他捉襟見肘。
在御書房正中間豎起一塊大木板,木板上釘上一幅大唐疆域全圖,上面用紅旗代表唐軍兵力部署,而黑旗則代表周軍的兵力情況,陳叔達和劉文靜一左一右,給李淵分析各地局勢,李神通則站在一旁,似乎想說什麼,卻又忌憚旁邊的兩個相國。
“陛下也不用太著急,在周軍全面進攻之前,我們本來就四面危機,現在只是危機擴大,和之前區別不大,只要應對得當,我們依舊可以恢復疆域。”
陳叔達一邊安慰著李淵,一邊用木杆指著地圖解釋道:“目前我們在幷州投入了十四萬軍隊,在函谷關、潼關和武關、大散關各有一萬,巴蜀增兵至四萬,隴右、河西和河湟有三萬軍,北地、弘化、安定、平涼和上郡各有五千人,加上長安兩萬御林軍和五千玄武精衛,一共三十萬大軍,這就是我們的全部兵力。
現在延安郡雖然失守,但上郡畢竟還有五千守軍,周軍一時也攻不下來,我們可以將北地郡、平涼郡和安定郡的一萬五千軍隊集中到上郡,雖然這三郡沒有了駐軍,但隔著上郡和弘化郡,周軍攻不過去。
其實如果反攻得力,我們不僅可以收復延安郡,甚至可以奪取雕陰郡乃至河套,張鉉最大的問題是將戰線拉得太長,這對他未必是好事,只要唐軍一處突破,周軍就可能面臨全線潰敗的危險。”
劉文靜也道:“現在基本上可以肯定,周軍不會這麼快進行幷州決戰,他們是要把唐軍拖在幷州,太原的軍隊我們很難撤回來,不過河東郡的六萬軍隊我們卻能撤回,只要我們分兩萬軍死守蒲津關,那麼就有了四萬軍的寬裕,這四萬軍不管投向河西也好,投向巴蜀也好,都能扭轉局勢,所以微臣再三勸陛下暫時放棄爭奪河東郡,原因就在於此。”
如果說陳叔達的話稍稍給李淵帶來一點安慰,那麼劉文靜的勸諫卻又使李淵心生厭惡,他站起身惡狠狠道:“延安郡丟了,至少還有上郡緩衝,河東郡丟了,一個小小的蒲津關能擋住敵人的十萬大軍進攻?朕也打過仗,不是白痴!”
劉文靜嚇得不敢吭聲,李淵負手走了兩步,他見李神通正在向自己使眼色,頓時臉一沉道:“有什麼話就直說,是否合理朕自會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