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鸕牟凰擔�饈且桓觥敖�獺保�烀骱筒糠痔斕鼗崽每誥痛嬖誄逋弧�
所以現在是時候削弱一下廣東天地會的勢力,特別是他們所擁有的武力了……
第271章 大軍閥 第二更
求訂閱、、
粵北,英德。
朱明克復廣東的頭號功臣,剛剛被朱濟世封為延平郡公兼北路軍指揮使的鄭洪一身大紅官服,大步的走進了北路軍指揮使公署之內。
這個公署,原來是綠營英德鎮總兵的衙署。這個時候,早就是日月同輝旗飄揚,一眾同樣是大紅官袍,頭戴烏紗帽的大明官員林立。隨著鄭洪走近,所有人都躬身行禮,還發出一陣叮噹叮噹的腰刀碰撞的聲音。整個衙署大廳裡,都是鄭洪北路軍的將領,個個都趾高氣揚,嗓門兒也是一個賽過一個,大聲武氣地向鄭洪請安。
這支北路軍在眼下的明軍裡面是有點兒特別的,看他們的打扮就知道了。其他明軍軍官,除了錦衣親軍和錦衣騎兵,都是穿灰色軍裝,沒有人穿這種大紅官袍在軍營裡晃悠的——這一身兒衣裳是所謂的“朝服”,其實就是讓軍官們穿出去顯擺一下的,不是執勤時候穿的。但是北路軍的一般洪門大佬出身的官爺,卻是喜歡死這身大紅官服,恨不得睡覺的時候都穿著。
不過北路軍同其他明軍最大的不同還不在衣服上面,而在人事和編制上。
北路軍是鄭洪在三元里變民的基礎上,拉攏了粵北粵西二十幾縣的洪家兄弟後拉起來的!大批沒有接受過正經軍事訓練的變民頭目和洪門大佬,都在鄭洪的舉薦下,被大明大元帥府委任了官職。
另外,北路軍各部的編制也和其他的明軍不同。第五旅的番號已經取消。北路軍指揮使司之下就是一個個營頭。也不是按照數字編組的。而是用帶兵官的名號編組。比如那位韋紹光帶的營就叫紹字左營、紹字右營。鄭洪的親軍則稱延字營,共前後左右中五營。另外還有什麼軒字營、盛字營、和字營、義字營、成字營、鐵字營等等的攏共編了五十幾營兵,總人數高達五萬三四千!
看到這樣亂七八糟的名頭,想必就能猜到這支北路軍是什麼性質的武裝了。沒錯,北路軍就是軍閥!
是鄭洪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聚集起來的軍閥武裝!北路軍下所有的營頭,大多是真正的“一營之主”。這五萬多兵的軍餉發放,也是鄭洪“承包”,大元帥府每個月開出四十萬銀元的餉送到鄭洪軍前。再由鄭洪按照事先談好的價碼,分發給下面的營頭。
而大明延平郡公鄭洪,自然搖身一變成了個大軍閥了!
不過當軍閥並不等於對朱濟世這個王上不忠心,其實他做這個軍閥也是形勢所迫——當日東江大戰、白雲山大戰還有廣州陷落的訊息傳到粵北粵西,各路英雄立馬就紛紛揭竿而起了!規模雖然比不了歷史上1854年爆發的“洪兵起義”,但是參加的人數總有十幾二十萬!不過十幾天就席捲了粵北粵西大部分地區。除了僧格林沁和賽尚阿守衛的韶州州城和嶺北的幾個縣,幾乎全都被一幫洪門大佬領導的雜牌明軍給佔領了。
這樣的革命形勢,讓剛剛在廣州舉行完稱王開府儀式的朱濟世“大吃一驚”。在召集左宗棠、陸培芳、蘇玉娘等群臣“緊急商議”之後,便下旨讓鄭洪出面招撫各路“義軍”。還給了鄭洪五萬人的額度,讓他設法將各路“義軍”召集到一塊兒。編伍成軍,免得荼毒地方——這些“洪兵”的紀律比清兵實在強不到哪兒。好在鄭洪本人就是總舵主級別的洪門大佬。江湖地位是很高的,粵北粵西的大佬們都賣他面子,編伍成軍的事情進行的非常順利。若是換別人出面,一定沒有辦法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把十幾萬“洪兵”改編成五萬明軍的。
所以說,鄭洪這個大軍閥的存在,在某種程度上講對朱濟世的大明國是有利的——畢竟那些洪門大佬的覺悟比不上蘇玉娘這等在復明之前就加入大明山的“老革命”,能力也都比較有限,用他們當正規明軍的軍官肯定不行,要他們交出兵權去當個員外又不大可能。所以還是先讓鄭洪這個大軍閥哄著他們這些小軍閥打上幾仗吧。
而鄭洪自己對於這個擁兵數萬的一軍之主的位子,也是頗為得意的。他又不是讀聖賢書讀傻了的曾國藩,只要有重兵在手,才不在乎什麼流言蜚語呢!
鄭洪走到大廳中間的公案後面大馬金刀地坐了下來。紹字營的管帶,有錦衣衛僉事官銜的韋紹光厲聲喊道“站好班次,仔細軍前失禮!”一幫洪門大佬該行的將官嗡的一聲紛紛四下歸位,好一陣子擾攘才按照各自的品級大小站好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