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3 / 4)

小說:天朝之夢 作者:

未聞的徵稅手段,而且還因為伍紹榮開出的七百萬之數!這可是七百萬啊!滿清那會兒廣東全省的稅款包括粵海關關稅加在一塊兒就是這個數!現在居然靠一個商稅就能籌集到!

“八百萬!”朱濟世微笑著道“許各縣商會改稱公局,由納稅超過一定額度計程車紳商人公推,公局可彈劾地方官員,可向孤王請願及提交建議書。”

這就是許商人參與政治啊!在場的文官臉色又難看了不少。

“八百萬就八百萬!”伍紹榮咬了咬牙,還是同意了朱濟世的要價,他朝朱濟世拱拱手道,“王上,草民有個不請之請,如果朝廷能儘快讓朝鮮、越南重新成為我大明藩屬,同我朝通商互市,十三行願擔保廣東光復元年和2年的商稅超過800萬兩。”

聽到這個條件,左宗棠和羅澤南都同時點了點頭,看來廣東的行商心裡面還是有國家的。只是這大明朝廷現在哪兒有餘力迫使朝鮮和越南重投麾下?這兩國可都是清朝的屬國啊!

朱濟世卻心道,這幫奸商一定是想借此開啟朝鮮和越南的國門,佔領朝鮮和越南的市場!過去越南在廣州開設有商行,中越貿易也是十三行壟斷的。但是廣東光復後,越南的商館卻撤出了廣州,越南阮朝也不同朱明交往,是得找個機會修理一下。至於朝鮮……可以派個使臣去聯絡一下,看看有沒有可能把他們從滿清一邊拉過來?

“沒問題,等閩贛平定後,我就遣使去越南、朝鮮,如果他們不答應重新奉大明為宗主,我就發兵前去攻打!打服他們為止!”

不知不覺當中,朱大王也開始充當起資產階級的打手了!這個資本主義真是太邪惡了!

“王上,眼下廣東全省開發,洋商日多,這洋商的稅也是應該收的,否則國商有稅,洋商無稅,長此下去,國商會被洋商擠垮的。”

潘仕成緊接著又提出了洋商稅收問題,廣東被朱明佔領之後就實行了全省開放的政策,因而來省投資的洋商數量也非常多,特別是九龍和廣州南關兩地,正在興建或者已經建成的洋人商館鱗次櫛比,很有一些十里洋場的滋味了。

“不過洋商不可推薦代表入公局。”朱濟世盤算了一下,又道,“但是隻要一體納稅,就有權向孤王請願並且提交建議書。”

“王上,若將稅收之責委託公局,地方上的稅務廳、稅務局是否還要參與商稅徵收?”左宗棠陰沉著臉發問。

“暫不參與,”朱濟世笑道,“既然十三行已經擔保光復元年廣東商稅可達八百萬之數,朝廷又有什麼理由不給公局全權呢?各縣公局可自行組織稅務司以徵收商稅,稅務司一應開支也由公局另行籌措……另外,孤王所有之四大洋行今年所繳商稅就定在兩百萬之數吧。”

第343章賣官,賣實缺官

以十三行為首的廣東豪商集團認領了800萬商稅,朱濟世的四大洋行又認了200萬商稅。如此,單單一個商稅就已經達到1000萬之數,再算上廣東省其餘洋行應繳的商稅,估計光復元年廣東一省的商稅就能突破1200萬銀元了!至於田賦當不少於400萬,關稅也應該有400萬之數。

這廣東一省,居然能夠榨出2000萬銀元的稅收,要是讓為銀子急得吐血的道光皇帝知道,真不知該做何感想了?不過朱濟世撈錢的速度飛快,花起錢來同樣是大手大腳。2000萬銀元還沒有真的收上來,這每一塊銀元就都已經有了去處。

首先當然是軍費,現在大明陸海軍官兵的總人數已經破了二十萬,雖然透過分配土地省掉了大筆軍餉。但是官兵的口糧、菜金、服裝、武器、訓練各方面的開支還有軍官、士官的軍餉加在一塊兒,仍然是一筆鉅額開銷。平均攤到每個人頭上,每個月總歸需要百萬之數!一年下來得有1300萬元才能應付過去。

然後就是大明官吏的開支,僅是廣東一省,地方官加上中央朝廷的文官(軍官的開銷算在軍費裡面),總額有三萬餘人,算上官員的俸祿和各級政府的開銷,怎麼也得上千萬元。這就是2300萬了!這廣東全省的2000萬鉅額稅收居然還是不夠花銷。

而且花錢的地方還有呢!比如教育經費。朱濟世自己算是大知識分子出身,自然知道再窮不能窮教育的道理。在廣州粉墨登場之前,就制定了在廣東全省開辦新式小學、中學,在廣州開辦濟世大學分校的決定。這可就是兩百多所學校!包括聘請老師(濟世書院、濟世大學畢業生和洋教習)、購買教具、建設校舍在內各項開支在內,一共編列了七百多萬元的預算。即使不考慮一次性支出的各項費用,單是維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