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1 / 4)

小說:繡外慧中 作者:紅色風帆

她吧?真不知羞,到現在還不死心!

都說“三人成虎”,即使純屬捏造,說的人多了,也有了幾分可信度。不是還有一句“無風不起浪”,或“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嗎?你俞宛秋如果真沒一點嫌疑,別人怎麼會說到你頭上,府裡又不只你一個姑娘,外姓小姐也不只你一個,她們怎麼不說程姑娘、葉姑娘,單說你俞姑娘呢?

俞宛秋正慶幸自己明察秋毫,回答得體,從某種程度上消除了老太君的戒心,身後侍立的蘭姨卻冒出一句:“可憐我們姑娘,自八歲入府,到現在十三歲,整整五年沒出過府門了!難得有這麼個機會出去散散心,誰知又病了,唉!”為增加表現效果,末尾還附上一聲幽長的嘆息。

當時在座的除幾位太太外,還有從東路宅院過來請安的幾位孫媳婦。其中有一個長得嬌小玲瓏的林氏,是沈鶴的二兒媳,孃家叔伯雖不是官場中人,卻是皇商,據說她從小就跟著父母走南闖北,還出過海呢,當下露出了滿眼的同情之色,驚呼道:“天那,五年沒出過門,要是我,早憋死了。”

二太太似笑非笑地說:“你父親帶著家眷到處做生意,你自然跟著去了,俞姑娘卻跟誰去?可不只有守在家裡。”

這話一出口,在坐的諸位或埋頭喝茶,或假裝看窗外,全場鴉雀無聲。因為對一個父母雙亡的女孩說這些話,委實有些刻薄,大家都不知道怎麼接腔了。

俞宛秋感到了一種深切的無奈,看來不只是沈涵淨,連二太太都對她有了敵意。二太太以前頂多只是不搭理,遇事有些怠慢而已,現在則是明顯的針對了。

究其原因,有母女同仇敵愾的因素,也有上次老太君中風時兩人結下的樑子。

老太君沉默了一會,開恩話道:“既如此,要不,你明天也跟我們一起去吧,以後別再說在京城住了五年,卻沒見過京城。”

俞宛秋暗自掂量老太君的話,比上一次,算是多了一點誠意,但為了穩妥起見,她還是說:“多謝老太君,宛秋也很想去的,可安南太妃的壽誕是喜慶事,我帶病去終歸是不好。還是等下次吧,下次要再有出門走親戚的機會,便是老太君不帶,我耍賴也要賴著去的。”

老太君果然笑出了一臉皺紋:“那好,下次一定帶你去,叫趕車的在街上多繞幾個圈子,讓你把街景看個夠。”

“多謝老太君!”俞宛秋儘量讓自己露出又感激又欣喜的笑容。

蘭姨趁人不備在後面猛拉了一下她的袖子,俞宛秋沒做聲。

從樂壽堂告辭出來,才轉進穿堂,眼瞅著四下無人,蘭姨便急急地問:“姑娘,你為什麼不應承跟老太君去呢?明明就沒病。”

俞宛秋瞅了她一眼,又伸手摸了摸被她掐過的地方,小聲說:“你仔細琢磨一下老太君的話,再看看在座諸人的眼色,就知道為什麼了。”

蘭姨回想了一下,咕噥道:“我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呀。”

俞宛秋只好一句句給她分析:“老太君是什麼人,她要誰做什麼事直接吩咐就是了,用得著問‘你跟不跟我們去?’,‘要不,你也跟我們去?’,這明顯就是試探好吧。”

蘭姨想了想,不得不承認姑娘說的有道理。只是她盼了這麼久才盼來這樣的機會,一聽到老太君開口相邀就激動起來,只想讓姑娘趕緊答應,就沒注意聽話裡的語氣。

俞宛秋見蘭姨一副鬱鬱不樂的樣子,安慰她道:“這樣最好,府裡的人把我跟那個混帳世子編排成那樣,我要是去了,又不知編出什麼新聞來。瓜田李下,避嫌都來不及了,我還自己湊上去,不是找死麼?”

“姑娘,真是難為你了!”蘭姨眼中漸漸冒出了水光,看迎面有人走來,忙擦掉了。

【文字版】 第十五章 林氏來訪

第十五章 林氏來訪

三月三十一日早上,俞宛秋已經基本上把祝壽這碼事給忘了,很放鬆地睡了個懶覺。

這天本該是上學的日子,因為沈府的小姐們都走親戚去了,家學便停課一天。平時不覺得睡眠可貴,一旦變成學生,偶爾偷得一個懶覺,就感覺到幸福了。

翻過身正打算再睡一會,卻有客到訪。

來人是昨天在老太君屋裡說過話的林氏。

林氏身高最多一米五,比十三歲的俞宛秋還矮了半個頭,但長得非常可愛。從東路的宅院到山水園差不多是從最東頭走到最西頭,所以林氏走得小臉紅撲撲的,真的很像小蘋果,若不是她梳著已嫁婦人的髻,根本不像**,倒像個未出閣的女孩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