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但是,在德軍的狂轟濫炸之下,俄軍高加索方面軍的損失也越來越大,防線也變得岌岌可危了。
一週的時間過去了,雙方還在戰場上進行著慘烈的搏殺。但是,隨著俄軍的損失越來越大,德軍開始逐步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了。勝利的天平,也開始向德軍傾斜了。繼續這樣發展下去的話,德軍贏得戰爭的勝利,幾乎已經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了。
“元帥閣下,第3集團軍下屬的部隊,剛剛殲滅了俄軍一個步兵軍,打垮了一個機械化步兵軍。”卡爾?希爾佩特中將報告道。
古德里安元帥點了點頭,德軍現在正在不斷的消滅俄軍的有生力量。就算俄軍的兵力龐大,但損失的部隊越來越多,到最終,一樣會被德軍給消滅掉的。
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形勢不利(求月票)
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把主要的作戰目標放在俄軍的有生力量上面。這就是此次德軍的‘巴巴羅薩計劃’的核心目的。
俄國有著廣袤的土地,龐大的兵員數量。這就註定了同俄國的戰爭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想要像對付其他歐洲小國一樣,發起閃電般的攻擊,在短時間內打敗俄國,滅亡俄國,那幾乎是沒有任何的可能的。另外一個時空的元首,已經用德軍的失敗和德國的滅亡,證明了這一點了。
元首統治之下的德軍,實力同樣強悍。但他們太小瞧俄國人了。同時,制定的作戰計劃也有著很大的漏洞。戰爭初期,德軍將攻佔莫斯科作為目標,一切作戰計劃都是朝著這個目標而努力的。但實際上,這已經超出了德軍的能力了。德軍的後勤補給能力,根本就無法保證部隊的補給。以至於德軍雖然歷經了千難萬險,終於打到了莫斯科城下,但實際上已經後繼無力了。而俄軍卻爆發出了極強的戰鬥意志和戰鬥力。俄軍的部隊經過了紅場閱兵之後,直接開上了戰場,對的艱難發起了迎頭痛擊。
戰爭中期,為了解決缺乏石油的窘迫困境,德軍將作戰目標放在了約瑟夫格勒上。或者說是想要透過約瑟夫格勒,一舉打下高加索,從而獲得巴庫油田的石油,緩解德國缺乏石油的窘境。但是,實力已經逐漸恢復的俄軍,在約瑟夫格勒同德軍進行了慘烈的決戰,讓德軍的沒有能夠佔領約瑟夫格勒,同時還付出了慘重的損失。在隨後俄軍的反攻當中,更是讓德軍損失慘重。
最終,雙方的實力發生了逆轉。俄軍從劣勢轉入了優勢,打敗了入侵的德軍。
作為穿越者的帝國皇帝秦天,對於這些可謂是瞭解的非常清楚。所以,他極力避免落得那樣的下場。在制定進攻俄國的‘巴巴羅薩計劃’的時候,也從根本上避免了元首犯下的那些錯誤。
另外,這一個時空的德意志帝國,和另外一個時空的第三帝國,也有著極大的不同。德意志帝國比起第三帝國,更為強大。在資源方面,雙方完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來自於利比亞和中東的石油,使得德軍的機械化部隊得以盡情發揮出他們的攻擊力。不像元首的第三帝國,只能夠依託於羅馬尼亞的那點石油產量,甚至不得不投入大量的精力研發煤轉油的技術。
德意志帝國的僕從國的數量和軍力,也比第三帝國的僕從國的數量和軍力要大得多。這使得德意志帝國的軍隊,根本就不怕和俄軍進行長時間的激戰。
雖然,快速的進攻莫斯科,佔領莫斯科,對於俄國來說,必然會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但如果不能夠殲滅數量龐大的俄軍,想要滅亡俄國,那就是不可能的。
德意志帝國現在秉承的作戰理念,就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進攻,不斷的消滅俄軍的有生力量。等到俄軍的軍隊被消滅的差不多了,俄國自然也就會走向滅亡了。
“司令員同志,到目前為止,我們以有五個步兵集團軍被消滅,兩個坦克集團軍失去了戰鬥力了。損失的部隊,超過五十萬人了。另外,還有上百萬人處於德國人的包圍之中,危在旦夕。現在的戰局,對我們非常的不利。”俄軍西方面軍政委波諾馬連科中將說道。
伏羅希洛夫元帥也同樣被糟糕的局勢搞的焦頭爛額了。德軍強大的攻擊了,直接撕開了俄軍的防線,他們根本就抵擋不住。甚至連撤退的速度也比不上德軍進攻的速度,以至於大量的部隊被德軍的裝甲部隊分割包圍。現在,德軍及其僕從軍更是仗著龐大的兵力,開始消滅包圍圈內的俄軍了。隨著被消滅的俄軍越來越多,西方面軍的實力正在不斷的下降。
雖然西方面軍總兵力高達三百萬人以上。但如果包圍圈內的俄軍都被消滅乾淨的話,他們直接就損失了一半的兵力。在接下來的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