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島國陸軍的瘋狂戰鬥意志,一樣可以憑藉強大的戰鬥力來抵禦的。只要經過戰火的洗禮之後,德軍的這些新組建的部隊,就一樣是世界一流的強軍。
這一次對島國的作戰,德國暫時沒有抽調僕從軍。德國的僕從軍,戰鬥力普遍不是很強,擅長打順風仗。碰上窮兇極惡的島國人,搞不好真的會被他們悍不畏死的作戰風格給打敗的。那樣的話,就不僅無法成為德軍的助力,反而會成為累贅了。
等到德軍攻上島國本土之後,這些僕從軍倒是可以派上用場。在島國的正規軍被消滅的差不多的情況下,德國的僕從軍對付那些島國民眾,總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德國這一次增援遠東的部隊,非常的龐大,單單是陸軍就有14個集團軍,兩百八十萬人。為了將這麼多的部隊和武器裝備以及補給物資送到遠東去,德國徵募了大量的船隻。
德國海上霸主的強悍,在這一刻顯示的淋漓盡致。三千多艘的商船和運輸船,從德國本土出發,經過地中海進入印度洋,然後將德軍運到中南半島和澳洲去。
如此龐大的運力,足以讓全世界都為之側目了。
為了確保龐大的運輸船隊的安全,德國海軍也拼盡了全力。不僅增援遠東的大西洋艦隊出動了,地中海艦隊也被抽調來暫時負責護航。大西洋和地中海這一段航程是安全的。但是,印度洋的那一段航程,就危機重重了。島國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德國向遠東增派大軍而沒有作為的。他們一定會想盡辦法來進行攔截的。畢竟,如果能夠讓德軍在運輸過程中就損耗大量的力量的話,那他們的壓力就要相對小一些了。
只不過,在德國海軍的全力護航之下,島國海軍根本就沒有機會。不管是用潛艇還是輕型艦艇發起突襲,都會遭到德國海軍的攔截。至於讓島國海軍的主力進入印度洋作戰,島國海軍更是沒有那個膽子。德國海軍現在在印度洋上,可是集結了海軍的主力,太平洋艦隊、印度洋艦隊、大西洋艦隊和地中海艦隊都集結在這裡。即便島國海軍的實力現在非常的強大,但相對於集結了主力的德國海軍而言,依舊不夠看。德國海軍集結起來的這些艦隊,可以輕易的將島國海軍給毀掉。
島國海軍雖然接到了要和德國海軍死戰到底的命令,但與其這樣輕易的被德國海軍滅掉,還不如好好謀劃一下,儘可能的去打贏這一仗。或者說盡可能的給德國海軍造成更大的傷亡。那樣的話,他們就算是被滅掉了,也是有價值的。
大量的德軍和他們的裝備,透過海上運輸前往中南半島和澳洲。一時間,從歐洲到遠東和澳洲的航線,變得非常的繁忙。
這也就使得德國的軍事力量,正在迅速的調集當中。
相比陸軍,德國空軍的轉場就要容易的多了。可以透過一個個的機場進行轉場,幾天的時間過去,德國空軍的那些部隊就都轉移到了遠東和澳洲了。幾個航空叢集以及戰略航空叢集的加入,使得德國空軍在這一片空域已經算得上是擁有壓倒性的優勢了。島國陸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都無法和德國空軍對抗。即便島國陸軍航空兵現在也換裝了大量的p…51戰鬥機和p…47戰鬥機,也無法改變這樣的局面。
德軍大舉雲集遠東和澳洲,單單是陸軍,加上之前的e集團軍群的話,總兵力就高達20個集團軍了。這麼龐大的部隊,指揮就是一個大問題。在總參謀部的建議之下,德國陸軍的這20個集團軍,進行了重新編組。原本的e集團軍,繼續保留,其餘的14個集團軍,則編組成了三個集團軍群。
其中,e集團軍群依舊是由第11集團軍,第12,集團軍,第21集團軍,第22集團軍,第23集團軍和第24集團軍組成。司令官是倫德斯泰特元帥。
f集團軍群由第3集團軍,第13集團軍,第25集團軍,第27集團軍,第28集團軍組成。司令官由第3集團軍司令官費爾多馮博克兼任,軍銜由上將晉升為陸軍元帥。
g集團軍群由第4集團軍,第16集團軍,第29集團軍,第31集團軍和第32集團軍組成,司令官由第4集團軍司令官威廉凱特爾兼任,軍銜也從上將晉升為了陸軍元帥。
h集團軍由第7集團軍,第19集團軍,第35集團軍和第36集團軍組成。司令官由第7集團軍司令官弗蘭克馮勒布兼任,軍銜同樣從上將晉升為了陸軍元帥。
帝國海軍這一次對島國的作戰,則由大西洋艦隊、太平洋艦隊和印度洋艦隊負責,統一由大西洋艦隊司令官羅爾夫卡爾斯海軍元帥負責。
而帝國空軍則由空軍參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