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做快閃,無非也就是幫啟宣開闊市場,然後再將其出手套現。
現在快閃的估值不過三十多億,就算到d輪上市,也就是五六十億的規模。
他給出一百八十億的總價打包收購,已經是一個相當難能可貴的價格了。
有了這筆錢,石磊無論做什麼投資,都不會比守著啟宣和快閃的股份差。
但是,石磊非常清楚戴振興的操作手法,他自然還是搖著頭說:“如果戴先生要說的就是這些,那麼就算了吧。今天,我們只談風花雪月,不談工作。”
戴振興目光閃爍,心道石磊你到底想怎樣?一百八十億還不能讓你滿足?
“我再加二十億!”
咬了咬牙,戴振興報出了一個更高的價格,然後他補充道:“並且,這筆錢是現金。”
石磊心裡微微一動。
現金?
這麼說,戴振興沒打算跟我玩董毅那一套?這倒是有點兒誠意。
如果僅就未來發展而言,這其實是個不錯的選項。
二百億,將啟宣的股份和快閃整體出手,然後石磊可以憑藉這二百億去做任何投資,其回報應該不會低於啟宣未來的發展。
但是,石磊其實並不是一個傳統的商人,至少,這一年多的時間,還沒能讓他原本的觀念徹底轉變為一個商人的三觀。
有些錢,當然是越早拿在手裡越好,可是有些錢,卻是一分都不能碰的。
戴振興的那個所謂新能源公司,一定有問題,而且問題十分嚴重。嚴重到如果沒有關係開路,他的企業根本不可能生存下去。
雖說檢測報告還沒有出來,但是石磊已經隱約的猜測到,這可能跟環境保護有關係,戴振興的新能源公司,一定是要以極其嚴重的汙染作為代價的。
否則,澳洲政府沒有理由不批准這樣的一個專案上馬,不可能不給戴振興引進外資的機會。尤其是那個歐洲財團,源自英國,而澳大利亞在很長一段歷史之中,都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