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正常,符合標準!”每過半小時,室外的環保測評技術人員會根據手裡的儀器和檢測結果來宣佈氣流的變化。
石油儲量井裡也有經驗豐富的石油工人來判斷產出的石油量和純度。
這樣的測試過程,會持續整整兩週,以確保執行過程不出錯。
王漢的神識也導致掃過每一個裝置的內部,小心翼翼地感應著異常之處。
畢竟,這份轉化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能源物質之前處於可轉化的渠道。
以前國家會盡量少建燃煤電廠,怕造成越來越嚴重的環境汙染。
但如果這項技術能夠完滿成功,在那些產煤大區,就意味著又一項新能源的出現。
煤越多,代表著燃燒以後可轉化的石油更多。
這是對能源資源的二次運用啊!
能源充足了,咱打起仗來也是底氣足了,不用再限制燃料了,該演習的時候就強硬的演習,不用怕多損炮彈,多飛幾公里,因為咱們國家消耗得起!
不過,因為是初試,所以王漢還不敢掉以輕心,才會在運作之時再以神識的觀察,必要時予以糾正。
而這個熱電廠的試執行,他也是上報了有關領導,得到了批示。
不為別的,津市那個轉換廠,畢竟有國家力量的參與,高層之中,難免有人會角力,動心不純,發號施令起來,也遠不如私人企業那麼迅速,更是隻求無過,不求有功,指望他們試執行去找毛病,王漢估計可能要等上幾年,出了大事才會做。
不然,為何一個石油開採的新技術,研究了幾十年都沒有研究出來?
倒不如自己先試執行,找毛病,到時將改進的方案再放到津市那家新廠去運作,少毛病,也算是為津市人民的人身安全考慮了。
第911章 我要放大假
當lm省這邊的燃煤廢氣轉化工作試執行結束,八港鄉的大型太陽能發電廠也建起來了。
於是,濱海市的幾家歷史悠久的燃煤發電廠被市政府迅速整合,老舊的高爐一律淘汰,騰出一些地皮,再興建相應的建材市場。
這是瞅準了新農區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建材,想趁機擴大內需。
王漢對此自無異議,不過新婚後的姚思真倒是找上了他:“你現在都成半個物理和化學專家了,有沒有把握能提高蓄電池的反應速度和儲存能力?”
王漢愕然。
電,是個好東西,環保。
但電力,礙於技術水平,目前在爆發力上,遠遠比不上自然的火。
煤氣灶的火力就是比電炒鍋要大。
燒油的汽車跑得就是比耗電的汽車要快。
而且那電動汽車,充電的時間也著實太慢。
當然,現在國家應該不缺石油了,對電力的需求也就不那麼緊迫了,但是在姚思真而言,他還是想搞起一家高科技的蓄電池,以儘可能地減少大氣層汙染。
“想法是好,可惜目前真不行。’王漢坦然告知:“我學識有限。”
太陽能、石油、燃煤廢氣轉化,已經將王漢肚子裡的東西掏了個空。
越是對物理、化學深入瞭解,王漢越是對蓄電池這門技術沒底。
而且他也不打算一個人幹完所有的活。
咱現在還正是享受愛情,享受天倫的時候。
咱不要繼續當閉門的苦逼科學研究者。
明白姚思真想要快速出政績的心情,但王漢還是認真地勸他:“你從鄉長到區長,步子已經邁得很快,現在首先要穩。等什麼時候新農區真正變成城市了,你再搞下一步。蓄電池現在不是我們能碰的。”
“為什麼?同樣都是蓄,太陽能也是蓄,電池也是蓄啊,應該有相通之處。”姚思真不解地道。
王漢翻白眼:“太陽能那是光能,是自然能。電池的蓄,是一種化學反應,是人工形成,會受到外力干擾,會有衰減,明白?等你孩子出世了,或許,會有真正的天才想出解決蓄電池的問題。但,絕對不要是我。”
“我那朋友,他如果研究出什麼,願意給我,那我肯定高高興興地接受。但如果他沒有,我不會去問。哎,他已經有太多太多想研究的東西,我們不要給他增加負擔。”
等搞定姚思真,王漢也跟俞長春和姚秋言交了底,至少一兩年內,不要再拿能源的事情煩自己。
我已經搞出了高轉化率的太陽能、高利用率的石油能,以及能夠互相轉化的煤能,那是不是能給我放個大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