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2 / 4)

家之手。門側的院牆上釘著一塊嶄新的路牌,上面一行清晰的藍底白字:德勝裡62-64號。

——————————

孫雲老師出身的孫氏,乃是申城望族、米市行首。建國後,因為種種原因,孫氏於60年代初期,毅然舉族南下香江。幾十年下來,以往在申城商界呼風喚雨的孫氏一族,現在早已成了明日黃花。這德勝裡,便是以往孫氏的祖宅所在。

在申城,孫氏曾擁有幾十處房產。南遷香江之後,這些房產當然被全部收歸公有。幾年前,孫雲卸任香江節日管弦樂團首席指揮一職,受邀歸來執棒改制之後的申城交響樂團。當時,他明確表示今後將在申城定居。運作此事的有關部門對此極為重視。在申城市/政/府的過問和浦江區/政/府的斡旋下,德勝裡62-64號,這處早已成為區/政/協辦公場所的一小半孫氏祖宅,終於是回到了孫雲手裡。

祖宅的大部分精華——位於德勝裡66號至100號之間的孫家花園,早在60年代就被重新冠以“德勝花園”的名稱,作為申城代表性的江南園林之一對外開放了。政/府為此向孫雲表示了歉意,現狀如此,政/府方面也是愛莫能助。孫雲雖然略感遺憾,但是祖宅精華得以完整儲存並且流傳下去,這——仍然算是一件好事。

至於遍佈於申城各區縣的其餘幾十處房產,這些年來產權變更頻繁,各部門扯皮不清,甚至有好幾處都早已拆毀,那是沒有可能再要回來的了。

這是歷史遺留問題。孫雲無奈,也只能徒呼奈何,就此罷了。

——————————

門鈴響過不久,一陣細碎的腳步聲由遠及近。一會兒,邊門開啟,一張溫和的笑臉出現在葉梓面前。

“童老師,今天怎麼是您來開門呢?”葉梓跨步走進,一邊隨手關上邊門,一邊向著童老師、也就是孫雲的夫人童婉如好奇地尋問道。

等葉梓關好院門,童婉如帶著葉梓向內走去,同時開心的說道:“張阿姨的媳婦這兩天就要生了,我讓她回家照顧媳婦去了,聽說這次檢查下來是個兒子。”

“是嗎?那可要恭喜張阿姨了,她可算是盼著了!不過這樣一來,這一陣子您可就要辛苦了。李叔不是在家嗎,要不讓李叔臨時照看一下?”

童婉如很喜歡葉梓,待他猶如子侄。葉梓對於童婉如的觀感亦是極佳,對她尊重裡帶著親近,很是關心。

搖了搖頭,童婉如笑道:“沒事兒,就幾步路。”

葉梓笑笑,也不再勸,跟在童婉如的身後,向前走去。

——————————

此處的孫府是一套建於30年代的西式別墅,當年曾是孫氏的總部所在。一道高高地圍牆包圍著整個孫府,同時又將孫府與隔壁的孫家花園區分開來。

圍牆的內側,種著幾排高大的樹木。多數是法國梧桐,偶爾,會有幾棵香樟、銀杏鶴立其中、卓爾不群。樹牆內,是一片修剪整齊的碧綠草坪,以中間的車道為界,分為東西兩塊。

草坪的東北側,矗立著一座三層坡頂、褐紅色的磚混別墅。

別墅四周的牆壁上,爬牆虎層層疊附,都快要爬到屋頂上面了。別墅的周圍用彩色花磚鋪地,通向草坪中間的車道,兩側種植有雪松、龍柏等名貴花木。

正對著別墅大門的,是一個小小的噴泉池子,泉水從少女雕像手持的瓦罐中噴湧而出,日夜流淌。池子裡的泉水中,幾尾紅鯉正在歡快的遊動。

別墅二樓東側的露天大陽臺上,此時,四位中年男女正坐在一把碩大的單邊獨立沙灘傘下,品茶聊天。

——————————

“子墨兄,這次小徒葉梓的事情,可就全靠你和周老師的大力支援了。”孫雲舒服地靠在藤椅上面,向著對面的男子含笑說道。

對面的男子有著一副不苟言笑的堅毅面容,聞言緩緩地放下杯子,點了點頭。

“你和倪俊的學生,我當然會支援。不過作為多年的老朋友,醜話我還是要說在前面。”

“如果葉梓的作品達不到我們臺裡的要求,恐怕我能幫上的極其有限。當然,上新歌推薦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孫雲含笑點頭。

坐在孫雲右手邊的倪俊不樂意了,“唉”了一聲道:“唉,我說老陳,別老是擺出一副公事公辦的嘴臉好吧!你是信不過我倪俊呢?還是信不過孫雲?我倆的學生會那麼差勁嗎?錄音小樣你也聽過了,剛才不是也一個勁兒的說好嗎?怎麼這會兒又變了?乾脆點兒,你就直接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