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船高,羨煞了申城其它大小夜場。為了防止其它場子高價挖人,大都會的老闆立刻提高了他的出場費,從原先每場七十元的中檔水平猛增到了一百二十元的頂級工資,張磊的經濟情況一下子寬鬆了許多。不過他還是將大部分收入都存了起來,他可沒有忘記,還有一首難度更大的新歌尚未製作呢。
——————————
葉梓演唱的《晚秋》國語版雖然不是他自己創作的作品,但是他的演唱完美無缺,編曲、錄音以及後期製作都達到了極高的水準,絕對是與《濤聲依舊》同等質量、難得一見的上佳作品。
這首新歌一經播出就深受聽眾的喜愛。因為陳洳佳演唱的粵語版早就廣為流傳,聽眾們早已熟悉了這首歌曲的旋律,蘇萊創作的歌詞又實在是出色之極,因此葉梓的這首國語版是很佔了一番便宜的。
《晚秋》在本週第一次上榜就直接衝進了前十,名列第八。這是內地流行歌曲最好的首次上榜成績,創造了嶄新的歷史。就算是江、臺的那些大歌星們,如果選送的作品不夠出色,他們首次上榜也很難取得這樣的好成績。
這樣的成績放在面前,陳子墨和歐陽、夏寧這些電臺重臣如果不重視不看重,那才是真正奇怪的事情。
——————————
1991年11月10日的這期《流行歌曲排行榜》,被幾年以後的樂評人士評價為這個榜單走向變化的分水嶺,這不是沒有依據的胡亂分析。
從這期的榜單內容就可以看出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首先就是內地流行歌曲的持續走強。
上週有四首內地歌曲佔據了榜單前十,本週再進一步,殺進前十的內地歌曲破天荒達到了五首之多。內地歌曲第一次在這個榜單上能夠與江、臺歌曲分庭抗禮。除了葉梓的兩首分別排在第二、第八,曾純的《想唱就唱》排名第三之外,李捷演唱的紅歌《太陽最紅主席最親》本週前進兩位,從上週的第八名升到了第六名。而謝曉東的《每一次》則是原地踏步,仍然是第九名的成績。
這樣的雙方對抗無疑是陳子墨這些人極其願意看見的,他們早就希望內地歌曲能夠真正抗衡那些江、臺歌曲。
——————————
還有一個情況隱藏在這份榜單裡面,如果有心觀察,應該能夠有所察覺。
內地歌曲首次佔據了榜單半壁江山,這是令人欣喜的現象。如果更加仔細地觀察一下,有心人就會驚訝地發現,這半壁江山大部分都與葉梓這位新晉歌手有關。再將目光擴大到本週排行榜前二十名的歌曲,與葉梓有關的歌曲數目則增加到了四首。這其中,三首是他自己創作的作品,另外一首則是填詞翻唱。這四首歌曲每一首的成績都相當出色,分別佔據了第二、第三、第八、第十一這四個相當靠前的位置,前十里面就有三首。
二十首入榜歌曲中與葉梓有關的作品就獨佔五分之一,這個比例實在是前所未有的。而這四首新歌又由三位風格迥異的男女歌手分別演唱,這不僅說明了葉梓的作品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極有保障,而且這樣幾首歌曲集體上榜,等於是以葉梓的作品作為紐帶,在榜單中組成了一個以葉梓為首的歌手小團體,大家集中起來一起衝榜。這樣的一股力量,哪家榜單都絕不會忽視。
這便是後世歌迷津津樂道的90年代初期各地榜單上大名鼎鼎的“葉梓打榜歌團”了,簡稱“葉歌”。
“葉歌”形成之後第一戰,便是要直接面對目前的榜首、香江歌壇如日中天的王者——譚詠林譚校長。
——————————
提起譚校長,恐怕內地歌迷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可是真正的天皇巨星。
在《流行歌曲排行榜》上面,譚校長是歌曲上榜次數最多、獲得榜首次數最多、獲得榜首歌曲數目最多這三多的共同擁有者。在當時的申城,唯一能與譚校長媲美的便是來自臺海的情歌王子安哥,他是連續冠軍最長紀錄的保持者,他的那首《讓生命等候》曾經在榜單上面獨佔鰲頭長達七週之久,這是目前的榜單之最。但是說到其它資料,安哥就無法與譚校長相比了。
現在,以葉梓為首的“葉歌”要與譚校長在榜單上面展開一場殊死搏鬥,難度顯然是極大的。
但是在葉梓心裡,並不認為譚校長就一定是無懈可擊。
——————————
要想在正面戰場堂堂正正地戰勝譚校長,這絕對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但是經過仔細分析,葉梓覺得這一次真的是有機會的。
《不滅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