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斜陽輕聲笑道:“葉梓,說得不錯,說得很不錯!你能說出這幾句話來,我相信要不了幾天,你就能和樂團默契合作了。”
“嗯,謝謝陳老師,謝謝潘老師,我一定會努力的。”
“呵呵,不用著急,我們的時間還是足夠的。”陳斜陽按住葉梓的肩膀:“潘老師剛才跟你講的是跟樂團合作的大綱,那我就提醒你一點細節問題吧。”
“你在演奏的時候,眼角的餘光一定要注意我的手勢和動作,這是最基本的一條。現在的你還沒有能力帶著整個樂團跟你走,那你就要跟著我的指揮棒來行動。”
“葉梓,知道了嗎?”
陳斜陽的語氣很溫和,用詞也很宛轉,不過葉梓臉上立刻紅了起來。
剛才的演奏中,葉梓只顧著演奏、音量以及與樂團配合的問題,還真是沒怎麼注意陳斜陽的指揮動作。這一點真是不可饒恕的錯誤啊!
潘喆微微一笑。
“熟悉以後就好了,慢慢來,不用著急。葉梓,我也跟你再說一點吧。”
“你在演奏的時候,要學會將兩隻耳朵分開來使用。”
“潘老師,您是說用一隻耳朵聽自己的演奏,另一隻耳朵聽樂隊的演奏?”葉梓非常聰明。
潘喆笑著點了點頭。
葉梓也笑著點了點頭,現在他已經清楚的知道,為什麼剛才這一遍跟樂團之間的配合會出現問題了。除了沒有注意陳斜陽的指揮以外,就是沒有使用這種“分耳聽音”的方法,這才將整個演奏搞得亂七八糟。
分耳聽音這種方法,其實跟後世演出時戴監聽耳機是一個道理。演出時的監聽耳機按照要求應該只戴一邊耳朵,這隻耳機裡傳來的就是沒有伴奏的演唱聲音,另一隻不戴耳機的耳朵用來聽舞臺上放出的伴奏。這其實就是“分耳聽音”,用這樣的方式才能精確控制音準。戴上兩隻耳機的時候,或者單隻耳機裡同時有演唱和伴奏的聲音時,音準反而沒有隻戴一隻好控制,很容易走音。不過從聽覺習慣上來說,當然是兩隻耳機同時來聽更舒服一點也更習慣一點。(ps:這種情況特指舞臺演出,跟錄音時戴耳機不一樣的。)
現在潘喆說的就是這樣的事情。
這種“分耳聽音”的能力,需要透過不斷的練習才能很好的掌握。對於器樂與樂團之間的合奏,以及管絃樂隊伴奏下的美聲歌曲演唱,這是必須掌握的聽音方法。
(未完待續。)
第三百八十三章 排練(6)
“葉梓,還有一點你要注意一下。”
陳斜陽緊接著說道:“你在演奏的時候,不要太顧及吉他的音量大小。剛才你一開始演奏的時候,音量剛剛好,不輕不重,控制得非常出色。但是樂團跟進來之後,你的演奏就顯得有點‘重’了。”
“我知道這是因為吉他音量太小,你想讓它從樂團裡冒出來。”
“但是你不能這樣去做,這會破壞整體的音量平衡。你應該以樂曲本身作為參照,該響的時候就響起來,該輕的時候還是要輕下去。”
“正式演出舞臺上會有擴音裝置的,你不用擔心吉他的音量不夠。”
葉梓點了點頭,他自己也知道在這一點上剛才是犯了很大的錯誤的。
這,其實也是經驗不夠的體現。
潘喆嘆了口氣。
“老陳,也難怪葉梓會這樣去做,古典吉他的音量問題……實在是……”潘喆搖了搖頭:“古典吉他真的是很好的一種樂器,就是被這個音量問題給拖住了。”
“誰說不是呢。”陳斜陽同樣搖了搖頭:“好了,其它的東西我們慢慢再說,先把整首作品完整的演奏下來。”陳斜陽最後總結了一下。
“葉梓,等一會兒我們就再來一次。這一遍演奏的時候我會把速度再放慢一點,你要注意看我的手勢和眼神動作,我會給你提示的。演奏的時候你要儘可能聽清樂團的走勢,跟他們儘量配合起來。”
“這一遍排練我的要求不高,獨奏和樂團的協奏能夠合起來,就算成功。其它的,我們接下去再一點一點細摳。”
“好的陳老師,我知道了。”
陳斜陽轉向潘喆那裡。
“小潘。葉梓的經驗欠缺了一點,你帶著樂團儘量跟著他。還有,現在是排練,沒有使用擴音裝置,你們的整體音量要減掉三分之一左右,要不然吉他的聲音就完全透不出來了。”
“準備開始吧。”
潘喆點了點頭。隨後拉了一下葉梓就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