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考可以理解,畢竟不是一等,好像是勉強了些,可是,若是考進士沒有把握,不是應該在家讀書嗎?怎麼就想著去當師爺呢?
縣衙師爺分為幾種,書啟師爺—負責往來公文,各章報抵抄錄分析。錢糧師爺—負責稅賦納糧,刑名師爺—負責案件審理,律法破案,最後還有一個清客師爺—那就是幕僚,專門出主意的。
周博文年紀小,有沒有什麼工作經驗,還不是什麼縣令心腹,最後能謀劃得到的,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刑名了,這還是看到他律法精研,各種案件量刑都能脫口而出的份上。
就是大虎聽到自家妹夫突然當了師爺,也有點愣神,找到周博文說了好些話才算是瞭解了□,原來,周博文想的很是周到,說來他多少也想做官,可是問題是,朝廷有規定,不能在籍貫三百里內做官,如今他可是在這裡落籍的,要是做官,那就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了,這讓他心裡有些不怎麼得勁,背井離鄉的路他走過一次,真的不想走第二次了。可是心裡對於衙門多少還有些憧憬,所以最後他決定,先去當個師爺,適應一下衙門的氣氛,若是自己當真喜歡當官的感覺,那麼就努力一把,哪怕是當個同進士,到時候出去當上幾年官,等不想幹了在辭職就是了。若是這衙門自己呆了覺得不舒服,那這進士考不考真是兩說了,就是考了,只怕自己也不準備選官了,得個名聲就作罷。
至於會試?他想著,三十歲以前他還有三次考試機會,他就考這三次,考的中就考,考不中三十之後自己就不考了。
周博文把自己的未來十年計劃規劃的妥妥當當的,大虎聽了還能說什麼呢?人家想的比他還周到呢!
不說周博文這十年計劃是不是順利進行了,反正他當了衙門師爺,對於湧泉村,對於他們家來說,好處還是不少的,最起碼在縣裡這臉面上漲了。辦事順利了很多,不得不說這不過是個小小的縣令的虎皮,不過是扯了只虎腳居然就有這樣的功效,這讓付清又是歡喜又是感嘆不已。
周博文有了十年計劃,另外幾個也差不多定下了這樣的計劃,比如說袁長生覺得他用十年的時間在守備手下往上爬還是很有希望的,多少給自家換個官宦之家的名聲還是可以的,便索性住到了兵營,每個月回來住上幾天。又託了付家照顧一二。並說明了,自己最多十年,必然辭官回家,倒是讓大虎挑了眉!感情,你們都是說好的!
張家大郎終於得了秀才,他不是個貪心的,也不奢望再往上走了,便回了自家鎮上,把老宅子重新規劃了一下,隔了一條街的地方弄了個大院繼續做木匠活計,老宅子前頭原本工廠的地方改建成了學堂。自己當了塾師,考不考舉人這事情另說,但是張家大郎開私塾這件事上,張家舅舅是很讚賞的,士農工商啊!他們家的銀子就是掙得再多,那也是工啊!只有如今,兒子有了秀才功名,家裡開了私塾,才算是正式成了讀書人家了,雖然離這個士還有點距離,不過只要兒子成了舉人,那自家就是第一流計程車了。希望就在眼前啊!
蔡家守孝結束後,蔡承業就接手了家裡的生意,一心一意讓家中的父母好好調養身體,這麼些年,為了掙錢,不知道透支了多少精力,他生怕再出什麼事,讓他子欲養而親不待,人一下子成熟了很多,每每在鋪子裡得了銀錢,除了必要的花銷,就是買地,他一心期待有一天自家也能有大虎家那樣的五百畝地,那樣的話,什麼都不用幹,光是每年的租子就夠吃喝了,這都是什麼日子啊!
為了這個夢想,他也制定了十年計劃。連生幾個孩子也放到了計劃裡。所有的開銷都做了規劃,這預算單子清楚的,看的姑姑一家子都笑的不行。不過從中也能看出他的孝心,這讓姑姑姑父很是歡喜。
最不可思議的是大壯,他從那年遇到過一次匪徒之後,深深的感受到行商的弊端,安全性實在是沒有保障啊!可是他兄弟多,總想著為家裡多攢些家底,這麼來錢的路子讓他放棄,那真是割肉一樣啊!
想了很久,他有一天看到了袁長生回家,無意中說起退役兵丁的日子不好過,那就像是一道閃電劃空而過,照亮了他真個人生啊!
既然不安全,他可以聘請保鏢啊!那些兵丁,一個個都是狠人,好些手上都是有過人命的,這樣的人哪裡會怕那些匪類,自家只要出些銀錢不就行了?
有了這個想法,再加上袁長生和邱烈虎的牽線搭橋,最後這生意又一次做了起來,只是人數突然就大了起來,每次出去都會請上二十來個老兵隨行,工錢按照日子來定,基本上一個月一人二兩,這樣絕對屬於高薪了!皆大歡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