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了一等,這一下子跨過了知州,攀上了知府,這有點不可思議。二來,這官位爭奪,什麼時候這麼溫和了,居然來了一個點到即止的把戲,這又說明了什麼?還有最後一點,看成縣令在這繁花縣呆的時間就知道,這傢伙絕對屬於沒有背景的一類人,什麼時候突然有靠山了?這繁花縣升上上等縣,他升到六品才不到三年吧,居然一任未滿就又上去了一級,這可不是什麼小事情,多少人就卡在這裡一輩子?
付清覺得,自己要弄清楚,雖然說好奇心害死貓,她一直關照自己小心再小心,可是自家大哥以後可是要考舉人的,就算不做官,以後和這些個官場的人打交道的時候估計也不少,這些還是弄清楚更好些,好歹心裡也有些底,她總覺得這裡面有一張很大的網,是屬於官場人脈的網,很可能影響到自家未來的發展的網,既然是螻蟻,既然只能被利用,那麼自己就要發揮最大的優勢,從這被利用中謀劃出自家的利益來。
也許,這也是付清發洩自己被藐視,深深感到自家渺小的一種發洩。不過不得不說,就是這樣的一個舉動,之後形成了他們凡是喜歡尋根究底的習慣,也讓他們在以後的時間裡,一次次利用這一點,避免著自家的一個個危機。
☆、87所謂官場
付清派出去的人動作很利索;傳訊息回來也快,當然這能打聽到訊息的關鍵
是大家都沒有想到;一個秀才家裡居然有人能想到這些;民不與官鬥這已經是幾千年的傳統了。還真是沒有幾個人敢違反的。
看著手裡一張張的訊息單子;付清慢慢的登記到了一張大大的白紙上,誰是誰的好友;誰是誰的舊交;誰是誰的學生,甚至連這些官員的科考中試的年月也寫的清清楚楚,明白明白的,等到一大張單子填完,付清吐出一口濁氣,她終於從這張單子上看出了新的東西,那經歷老爺和成縣令居然是二十年前就認識的,還是同鄉,而知府則是成縣令座師家的世交之家的旁支,那經歷更是那個知府座師再另一次科考中點中的進士,也算的上是知府的後輩師弟。說白了就是他們彼此都說的上關係。
怪不得呢,就是彼此爭奪也知道留下幾分餘地,卻原來人家從根本上就是一夥兒的。最要緊的是,他們更是所謂的江南黨的成員。
付清看看邊上一些小道訊息的單子,心裡為大虎以後的前程擔心,這訊息上說的很是清楚,如今這朝廷上做官的有七成都是南方人,原因很簡單,這榮朝,識字率最高,讀書人最多的就是江南,而後是安徽等地,便是福建,蜀地也算的上文風正盛,北面呢!因為邊關沿線較長,倒是練武的人佔了多數,畢竟保命都來不及,誰還有工夫讀書啊!一來二去的,這學問上自然就落後了些。這樣的後果是,慢慢的朝廷中文官中南方人的比例越來越大,時間一長,居然形成了南人壓制北人的局面,後來,雖說皇帝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開始採用南北分考,多多提拔北人,以期達到牽制的作用,可是畢竟南人已經得了大勢,壓制有些難了些。最後還是南人中又不自覺的分裂成了江浙派和閩蜀派,甚至還有徽派,兩廣派,這樣根據自身祖籍劃分的小派別才讓北人有了喘息之地。
成縣令和經歷都是南人,不過一個是小勢力徽派,一個確實相對勢力好一些的閩蜀派,知府更是屬於老大江浙派,他們這一次的從五品的爭奪,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其實是江浙派拉攏徽派的一種手段。或者說是他們幾個派別的一種利益的交換,不然出了這樣的事情,那個經歷大人不會沒有一點的動靜。
當然這不是一些小道訊息的意思,這裡頭也沒有任何的有關這方面的事情,說起來,這都是付清在差了這些訊息之後,根據裡面的蛛絲馬跡,然後用有求必應提供的一些明清時期的官場研究資料分析後得出的結論。
當付清看到自己分析出來這麼複雜的一張大網,看到這裡頭的一些列人脈,關係,利益,她第一個反應就是自家還是不要往裡頭湊的好啊!這都什麼啊!雖然聽多了什麼官場黑暗啊!內幕訊息啊!潛規則之類的事情,可是聽說是聽說,如今眼見為實的結果還是很震撼的。
付清實在是沒法子了,讓人喊來了大虎他們,把自己整理出來的東西,給他們一一過目,又說了自己的想法,還有有關這各朝各代文人黨派之間的戰爭,比如宋代的改革派和守舊派的你死我活什麼的,
看到這些不說大虎了,就是付大師也傻眼了,他第一個反應不是看著那些東西,而是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付清。
“閨女,這都是你折騰的?”
付清疑惑了,這什麼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