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3 / 4)

不過聽著姑父說起家裡的情況,也明白他這是想搏一搏,倒是也不好再說了。

另一邊,姑父也託著大虎,弄了一個大些的石搗球,放在了家裡,直接全家出動,每天他帶著兒子出去打漁,家裡蔡老太帶著甜姐兒做生魚丸,姑姑則是在那攤子上,支上了兩個爐灶,一個準備燒水,好沏茶,一個準備做魚丸,擺上了桌子,茶水和魚丸準備一起賣。

也是這地界真的不錯,不過是個把月,這裡慢慢的還真是有了人氣,好些人吃著這魚丸好吃,還有人特意過來買的,這時候蔡家的那些親戚才知道他們居然還有了這麼一個好方子。

不是沒有人眼紅的,可是這是人家媳婦孃家給的,這相當於是嫁妝一樣的東西,屬於人家媳婦的私產,這婆家人那是都沒有可以插手的理由啊!當然姑父也不是不懂人情世故的人,等著生意好了些,便讓那些叔伯兄弟們把每天賣剩下的魚拿到他這裡,他也算錢收了,甚至還讓兩個性子老實的嫂子去給姑姑幫忙,在茶寮裡不是燒火就是洗碗的,也能掙上幾個錢。到了最後,更是直接把自己的船租給了別人,不在自己打漁了,每天從村子裡收魚,讓個感情最好,最親近的兄弟幫著處理魚,自己家裡的人做後面的工序。既保證了方子不會外洩,也讓家裡的親近兄弟們也能得些好處。

不管怎麼說,這蔡家單單是憑著這一個小小的魚丸,不到兩年愣是起了新房子,又買了三畝地,這當然是後話了。

這邊蔡家姑姑家正紅紅火火的張羅著做這個魚丸的小生意,另一邊大虎正和張家舅舅研究著這紡車的事情。

作者有話要說:

☆、30紡車織車

張家舅舅在付家直接呆了五天,大虎也教授了他五天,兩個人加上付清一起

琢磨了五天,最終把這書裡的東西給搗鼓清楚了,順帶在付家,張家舅舅就直接用木頭做出了第一個成品,付張氏做為第一個使用人。

說起這個紡車,其實是屬於大虎和張家舅舅合作出品的最新科技,準確的說是大虎提供書本上的各項理論和圖樣,張家舅舅則是根據經驗和現實進行更正的產物,這東西要說在南方,指不定還有現成的,可是在這北方,那絕對屬於稀罕的東西,因為這個紡車是紡織出來的細麻,或者細棉比外頭常規的要精細上將近三分之一,最重要的是他們又做了一種最新的織布車,利用這新的紡車紡織出的線,染了色,可以直接紡織出花樣圖案的。

這樣的好東西一出來,張家舅舅還不覺得什麼,只想到這以後,家裡的大姐,媳婦以後能在家掙銀子了,這織出來的布一定好賣,自己還是很有本事的,而付清這是從這裡看到了自此以後,張家舅舅的錢途。不過看的再清楚她也不會說的,有了姑姑那裡的主意,她已經暴露了太多的聰明才智,說句不好聽的,反常即為妖,她可不想讓別人主意太多,再說了,這東西只要一出去,有見識的自然會想到像舅舅定做,不用她插手,這事也能順利。既然這樣她自然不用多事。

張家舅舅一家子歡天喜地的回家了,對於一次的縣城一行他們覺得很是滿意,聽到了姐夫的訊息,吃了大大的席面,還得到了新知識,給家裡多找了條財路,張家舅舅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家,給自家做上這麼一套東西了,想來過上一二年,自家一定也能蓋上耳房,挖個地窖,然後把廂房拾掇妥當,讓兒子以後成親有房子住了。舅媽更是開始計劃起多少年攢多少銀子,然後想法子搬到縣城裡來的計劃了。

在張家舅舅製作出第一臺,可以簡單的織出雲紋的織布機之後,付張氏就有了新活了,只是到底是做的樣子,估計使用年限上要打折扣,而到了家裡,熟能生巧,這第二臺自然取長補短,做的更是緊密漂亮了,這舅媽錢氏看著就喜歡啊!立馬也不出門了,就在家裡搗鼓上了,整整在家呆了半個多月,織出來的布漂亮的,讓這錢氏都不敢相信,更是直接在縣城賣了一個好價錢。原本不過是兩百文一匹的細麻布,愣是賣出了四百文,激動的錢氏差點掉淚啊!雖然是屬於細麻布的料子,還是素色的,可是頂不住這東西做個孝衣正好合適啊!即有合乎孝道的那種披麻戴孝的規則,又相容了美觀細緻別緻的要求,立馬就有布莊的掌櫃上門下訂單啊!

可惜人家錢氏真的不是職業織女啊!這效率那就不用說了,這看著銀子想掙,掙不到啊!錢氏眼睛都要紅了,好在人家訂貨的是個精明人,是布莊的掌櫃的,商業嗅覺在這個縣城,絕對屬於一等一的,立馬就發現了這紡車,織布車的問題,眼睛一亮,立馬定下了十套這個車子,想著回去後自己直接找人紡線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