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如果主公那樣做了,又與曹操有何區別?同樣會因為欺凌天子而遭受天下所謂忠貞之士的辱罵詬病。就算天子的地位再改善,就算主公真的對天子禮敬有加,甚至將宗廟祭祀等等大事盡皆還於天子,從不逾矩做出任何傷害天子尊嚴的事,天子依然不會滿意,因為這是人性,不知足的人性,而群臣也一定會有人站在天子的立場上,大罵主公不忠。”
略略頓了頓,賈詡又緩緩說道:“就算這一切主公憑著巨大的威望和對天子的恩情能夠彈壓住,可是等到主公平定天下之後呢?主公又該如何去做才能令麾下的群臣不失望?只有稱帝一途了吧?可是主公一生敬重天子,如若稱帝,不啻於自己打自己的臉,可如果不稱帝,群臣是否會失望?曹操就因為接受了荀文若英奉天子的建議,導致自己雖然統一北方,卻不能像袁術那般稱帝,無奈之下只好表示要做周文王,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他才對荀文若含恨不滿,後來在滿腔怨氣之下稱公稱王,卻不料再次遭到文若的反對,這才一怒之下將其貶黜。”
劉琦聞言頓時大震,因為賈詡說的這些他倒真的沒有想過,深深看了荀彧一眼,見荀彧神色平靜,不由的心中詫異,連忙問道:“文若,不知你對賈相國的話有何看法?”(未完待續。。)
第四百二十七章 與張飛的約定
劉琦的問話其實很不理智,因為荀彧如果明確反對的話,這會直接造成與賈詡之間的矛盾,但是劉琦見一向忠心漢室的荀彧淡定的有些反常,便忍不住出言試探。
但聽得荀彧緩緩拱手說道:“主公,實不相瞞,對於曹公遷都的意圖,是我們三人經過一番商議之後做出的斷定,其中微臣正是考慮了有智謀之士程仲德的建議,才最終篤定曹操一定會遷都,而對於沒有將曹公遷都之事稟於主公,也是微臣與賈相國、龐僕射共同的想法,因為我等知道,主公忠於王室,禮敬天子,如若知道此事,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率軍攻打伊闕關和函谷關,這樣一來,雖然主公會因此而迅速取下洛陽,而迎立天子對主公帶來的巨大不利將會逐漸呈現,主公為了漢室辛苦十餘年,沒有獲得一天迎立天子的好處,反而立刻就會陷入兩難境地,即便是微臣心中,都是不忍為之。”
“可是不管怎樣?你都是漢臣,當年你為了大漢天子而忍辱負重,先是力勸曹操迎立天子,後來又在曹操稱公之時進行阻止,像文若這樣的操行,天下漢臣盡皆敬重,今日又如何會提出這等見死不救的事情來?”劉琦以為荀彧是因為向曹操勸諫遭拒、然後遭受貶謫一事而變得怯懦膽小、奉迎主上起來了,看向他的眼神不由得有些譏諷,說話也有些不客氣起來。
可是沒想到荀彧的臉上卻沒有絲毫的不愉之色,淡淡說道:“主公這話實在是對微臣有些偏見,因為微臣所效忠的只是漢室,只是漢家天下,而並非是具體的一王一帝,若果真是像主公所想的那般。恐怕微臣早就該在當初少帝被董卓廢去之時盡臣節了,哪裡還有現在的荀彧?而正要是因為忠於漢室,微臣才會離開袁紹,投奔曹操,並且勸他迎立天子,以為內這樣既可以讓漢室稍安。又能為曹操確立政治優勢,同時還能套住曹操,讓他終生無望稱帝,稍延漢室國祚,這其實也是一舉三得的妙計。”
荀彧嘆了一口氣,又接著說道:“可是沒想到主公竟然異軍突起,以承平自保之荊州而佔據南方半壁江山,令漢室復興有望,而曹操卻做出了令人無法理解的舉動。大業完成了沒有一半,他不說繼續保持謙卑,招攬天下人才,以恢復漢室為號召,聯合劉備等人共同對付主公你,卻無法遏制膨脹的私慾,想要稱公,實不相瞞。其實微臣當初並非阻止他稱公,而是在提醒他不應該這麼早就這麼做。更不應該當出頭鳥,試想一下。主公你建立了這麼大的功業都沒有稱公,他如果率先稱公、打破‘非劉姓不得稱王稱公’的傳統,不僅為天下野心家開了慣例,將自己的野心暴露無遺,徹底將忠於漢室的文武官員置於對立面。”
荀彧話音剛落。便見一旁一直沉默不語的龐統拱手說道:“文若先生深謀遠慮,實在令人佩服,只不過可惜這個曹操還是無法遏制權力的**,或者他也可能得知了先生當初的意圖,所以對於先生阻止他稱公的做法特別敏感。然後就藉故疏遠和貶黜了先生。”
荀彧贊同的點了點頭,然後嘆道:“龐僕射說的何嘗不是?”
接下來又對劉琦躬身說道:“自此之後,微臣心中抑鬱,只想著在戰場上盡忠而死也就是了,可是沒想到卻被主公所俘獲,微臣自然也知道主公是漢室復興的另外一個希望,但是當時經心若死灰,根本再無意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