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部分(3 / 4)

但心嚮往之的追求更是令人感動……”

說到這裡,蔡文姬不由的想起來:“如今是在軍營,楚公身邊並無女子,他在夜裡寫下這樣一首情詩,究竟是寫給誰的?難道他預料我會到此品詩?或者說,他這首詩是寫給我的?”

想到這裡,蔡文姬的心就猛地一顫,深深的看了一眼眼前的劉琦,然後苦笑著搖了搖頭,又暗暗自嘲道:“這怎麼可能?楚公地位如此之高,又是漢室貴胄,身邊什麼樣的女人找不到?如何會向我示愛?如果是十年前未入匈奴的時候或許還有可能,可是如今,此身已受辱於胡虜,我又如何配得上他?唉,看來這句話應該是我說才對,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雖然我不配與你擁有一段感情,但是心中卻對這段感情充滿敬意。”

這時候的劉琦卻不知道蔡文姬心中所想,見她怔怔的看著那首詩而不說話,心中頓時有些緊張。因為他生怕對方看出破綻,說自己這首詩不屬於這個時代,到時候相信他就算是有一百張嘴,也都對此無法解釋。

難不成他要對對方說 “我是從一千九百年前穿越過來的,我的詩篇是抄襲了六百年後的一個大詩人的”這樣的話?

如果他真這麼說了,估計對方肯定會把他當成是一個神經病!

所以。這時候的劉琦寧願讓對方相信這是他自己所作,可是如果他真的知道蔡文姬在想什麼的話,估計絕對不會傻傻的問道:“不知蔡小姐認為我做的這首詩可有不妥之處?”

但是就這一句話,不知道引起了多大的誤會,惹下了女兒家多少的情思?

蔡文姬聽說這首詩果然是劉琦所作,頓時心中震動,更加篤定此詩是劉琦為自己而作,但是她卻不敢接受對方這樣大膽而熱切的表白,因為她感覺她不配。

所以。蔡文姬佯裝不懂詩中之意,仔細端詳了半晌。然後緩緩說道:“這首詩妾還有不少疑惑之處,如今夜晚更深,深恐不便,楚公如若不介意,便讓琰將此詩拿回去多多揣摩。”

劉琦還以為蔡文姬是在揣摩詩詞技巧,暗想六百年後的作品讓這個大才女多思考思考,說不準真能作出驚才絕豔的作品。便痛快地答應了下來,可是她哪裡知道。這樣一來反而讓蔡文姬篤定,這首詩就是寫給她的,否則為何會允許她把他寫給別人的詩作拿走?

蔡文姬在返回自己的營帳之後,仔細的摩挲著這首詩。一點點的品讀這詩中之意,不由得悵然若失,深深地嘆了一口氣。一燈如豆,這一夜竟然沒有絲毫的睡意……

第二天一早,蔡文姬便隨著劉琦的大軍出發,從高奴前往長安。

隨著逐漸的深入中原,眼前的景象也在慢慢發生變化。經過這些天的治理,如今的三秦地區雖然還是有些衰敗,但是已經不斷地有人在聚集,他們的身體雖然依舊受弱,穿的依然破爛不堪,但是臉上卻已經洋溢著笑容。

蔡文姬可以看得出來,他們臉上的笑容是發自內心的,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每當劉琦的大軍來到一個地方,總是有當地的百姓來見他,衷心的向他表示感謝,不僅僅是因為止息了戰爭,還因為免除了明年的稅收,發放了救濟糧,還有對均田的許諾。

直到這時候,蔡文姬完全相信了當初自己對劉琦是出於誤會,由於感到羞愧,再加上自己感覺明白了劉琦的“情義”卻又無顏接受,所以這些日子裡總是躲在自己的車內或營帳內,安安心心的照料兩個兒子,閒暇之後就取出來劉琦的那首詩,發上一會子呆,又輕輕地嘆息一聲,然後就這樣迷迷糊糊的走了一路子。

而劉琦也由於蔡文姬不再找自己品詩,感到壓力減輕了許多,心中自然是暢快無比,飯也吃得多了,覺也睡得香了,可是時間一長,竟然覺得自己的夜生活有些百無聊賴了,自己偶爾發些感慨,也不知向誰訴說。

好在從離石到長安雖有千里,如今大軍卻不打仗,只是放心前行,一日到也能走上數十里,用了不足半月的時間,劉琦的大軍就趕到了長安。

看到如今的長安城牆依舊如往昔一般巍峨高大,蔡文姬頓時感嘆不已,經過了十年的煎熬,她總算是又回到了這個地方,正是在這個地方,她的父親受到了董卓的賞識,三天之內,遍歷三臺。也正是在這裡,她的父親蔡邕因為輕輕一嘆便惹來殺身之禍,從而讓她失去了依靠;更是在這裡,她遭受了這一生最大的屈辱,被胡虜所劫,從此成了一個不潔之人,連線受別人的感情都自覺不配。

回到長安之後的蔡文姬自然首先前去祭拜她的父親,她把此事告訴了劉琦,請劉琦准許,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