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3 / 4)

小說:大宋異姓王爺 作者:南方網

地厚的大膽狂生的。

嶽明一看王曾雖然執拗,可是也是個忠實厚道之人,本來是想著一棍子打倒的,可是話到嘴邊又斟酌了一下,力道頓時又減了三分,不過還是一副笑呵呵的模樣。上前說道:“王大人剛才所言,很是讓在下不解。漢武帝、唐太宗自然是雄才大略,是非功過後人也多有議論。在下也曾略知一二,也十分贊同王大人的真知灼見;可是,我朝太祖皇帝生於亂世,心繫天下黎民蒼生,上順天意下安民心,幾十年來東征西討,南征北戰;外御強虜、內削藩鎮。嘔心瀝血大半生才有了我大宋王朝,文治武功可昭日月,由此才開創了這番太平盛世,只是……只是剛才聽王大人說即使我朝的太祖皇帝也曾有過過失,在下不禁深感疑惑,恕在下愚鈍,還請王大人當面賜教,我朝的太祖皇帝到底有什麼過失?”說完彎腰又是一禮。

此話一出,猶如一枚重型炸彈,當時就把王曾給炸暈了;再看看站在他身後地那些官員們。一個個更是臉色大變,兩股顫顫。剛才還對這位王老大人擲地有聲的話拍案叫好,瞬間就有點兒唯恐避之不及了。

剛才王曾為了在呂夷簡面前顯擺。加上他一向無所顧忌,敢說敢言,一時激動就把趙匡胤也給拽了出來。宋初崇文抑武,文人士大夫地位很高,相對來說政治清明,言論也比較自由。大家長長聚在一起,評古論今,偶爾指責一下朝政的過失也在所難免。王曾這番話要是放在平時,誰也不會把它當成是大逆不道之言。可是今天就不同了,這可是面對文武百官,又是在群臣奉旨迎接朝廷欽差地公開場合,他一身一品官袍,剛才又以參知政事的身份自居,那說出的話可就相當有分量了。

嶽明話一出口。王曾也傻了。頓時就意識到自己被眼前的這個小子設了套,一看嶽明還在自己面前保持著一副虛心求教、求知若渴的樣子。氣得鬍子顫抖了兩下,卻不知該如何回答,往身後一看,剛才那幫隨聲附和之人早就退後三尺,暫時和他劃清界限了。

王欽若本來是想看嶽明的笑話,然後再拯救他於水深火熱之中,所以嶽明一下船他就裝著跟自己那幫親信噓寒問暖,似乎嶽明這邊也是和風細雨一般,如今一看嶽明在嬉笑之間已經將呂夷簡和王曾打發的狼狽不堪,心裡頓時暗暗稱奇:“這小子真是卑鄙,真是太不要臉了!你怎麼能這樣呢……不過嘛,讓這兩個老東西出出醜,這感覺也著實不錯。”嶽明看了看王曾身後大部分地人都已經意識到了世態的嚴重,只剩下王欽若那邊仍有幾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者,看樣子這些人不是王曾的對頭,就是跟著王欽若想看自己笑話的,於是撇下王曾,笑呵呵地來到王欽若面前,一臉懵懂無知的樣子,彎腰又是一禮,問道:“剛才王曾王大人一時語塞,好像仍在深思熟慮之中。樞密使大人,我朝太祖皇帝到底有什麼過失和失德之處,你能不能告知在下一

王欽若正在暗笑王曾的狼狽,沒想到嶽明突然來到他面前,還張口就問太祖皇帝有何過失和失德之處,心裡大叫道:“我的娘唉,你小子怎麼遠近不分啊,你這不是禍害我嗎。………再說這樣大逆不道的話,是我們能出口的嗎?”不過他畢竟跟著嶽明日久,不像王曾和呂夷簡那樣目中無人、大意輕敵,於是搖了搖粗脖子,嘿嘿一笑道:“嶽大人,我朝太祖皇帝英明神武,堪比堯舜,那豈是漢武唐宗所能及的,我看你這個疑問還是留著日後再向剛才那兩位大人請教吧!各位說是吧?”

他身後地那幫官員早就盼著王欽若趕緊打發了這小子,於是齊聲附和道:“太祖皇帝英明神武,堪比堯舜!”

行了,總算是讓這幫人都閉上嘴了,要真是糾纏下去,自己說不準早就趴下了,於是來到王曾近前,笑道:“王大人,太祖皇帝自從黃袍加身之日起,下荊湖、滅後蜀,橫掃兩漢,席捲南唐;厚待前朝勳貴,恩賜大宋元勳,崇尚法理,興教安民,這哪一件不是光照千秋的功績,我看太祖皇帝也沒有什麼過失,豈能同漢武太宗相提並論,你說是吧?”

王曾一臉羞愧。暗自嘆道:“罷了。罷了。都怪自己口無遮攔。才如此受制於人!”然後突然向嶽明一抱拳。憤憤地道:“老朽受教了!”

本來還有一幫御史言官們也跟著來湊湊熱鬧。再順便弄點什麼回去。可是一看王曾和呂夷簡二人接連栽了跟頭。一個個也只好搖頭嘆息。不得已只能是跟著百官們鎩羽而歸。

嶽明目送百官簇擁著欽差儀仗進了城。然後回頭衝著船上高聲喊道:“靈兒。狄青。你們也下來吧!咱們這就進城去!”

施靈靈答應一聲。揹著小包袱像個花蝴蝶般地就飛到了嶽明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