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繡江鎮北面,此時蒙託也同樣犯難。
宋軍繡江鎮內此時囤積著足足五萬多人,再加上丐幫數千子弟,便是足足的六萬之數。這是他麾下的兩倍之數,眼下已經不是拖延不拖延宋軍的問題,而是能否在宋軍面前自保的問題。
看著宋軍大舉出城,他知道,眼下已經到該下決斷的時候。若是等到兩軍徹底交戰起來,到時候就真是想撤都撤不掉,只有被宋軍步步蠶食的份。以宋軍的火器之盛,便是有兩倍於宋軍的兵力,蒙託心中也沒底能夠吃下宋軍,更何況現在情況恰恰截然相反,是宋軍兩倍兵力於他們。
“蒙將軍!”
在蒙託還在猶豫的時候,他旁邊有副將已是按捺不住,“是戰是撤,咱們該下定論了。”
“唉……”
蒙託輕輕嘆息著,“你們是什麼主意?”
這副將沒有任何猶豫,顯然心中已是打定主意,道:“宋軍勢大,我軍現在要想繼續拖住他們,很可能被他們全軍覆沒在這裡。不是事不願為,而是事不可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末將覺得咱們應該還是立刻撤退為好,到時就算伯顏主帥責怪我等不力,我等還是有理由可說,我們真正是沒法應對這麼多的宋軍。”
他稍作沉『吟』,“而若是軍卒死光了,那我們,可就真的沒有任何話語權了。”
蒙託長撥出口氣,“你說得有理,傳令,全軍撤退吧!”
他眼神有些複雜。
其實,他擔心的並非僅僅是繡江鎮之戰失利,伯顏是否會怪罪於他。
伯顏瞭解他,而他,同樣瞭解伯顏。
伯顏向來心思細膩如發,蒙託心中很清楚,縱使自己在信中將全部罪責都推到黃粱策身上去,但伯顏卻未必就會相信他的話。以伯顏的城府,肯定能在其中發覺出什麼端倪。治不治罪於他,其實只是看伯顏個人的意向而已。
眼下他屯兵繡江鎮側,手握大軍,對伯顏還有用。可此行撤退以後呢?
誰知道伯顏會不會繼續願意為他擔著明珠公主的事?
而且,黃粱策和李望元未死,這始終是個隱患。
雖然伯顏向來看重他,但官場上,誰沒有做過棄卒保車的事?
這個讓無數人趨之若鶩的小江湖其實是沒什麼情義可講的,說到底,還得看你有沒有利用價值。
蒙託心中隱約有些感覺,若是黃粱策回到大都,將明珠公主的事捅到皇上那裡去,只要皇上下令嚴查,那伯顏肯定不會再保著自己,最多也就是做觀望之態。他不可能會為自己而攪和到這件事情裡面的,畢竟,明珠公主是皇上最為寵愛的公主。
為元朝大業,忽必烈可以犧牲明珠。可他心裡難道就不會有氣麼?
等到戰事休止,怕就是皇帝陛下出氣的時候了。到時候和明珠這事有關聯的,誰都很難明哲保身。
所以,之前蒙託很是進退兩難。
他想讓伯顏看到他在軍中的作用,出力保他,但又害怕自己的這些軍卒全部折損在這裡。
不過當副將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時候,他心中卻是忽然如同有光亮『射』進來,茅塞頓開。
元軍大陣中有鳴金聲響。
蒙託遠遠看著洶湧出城而來的宋軍,心中嘆息,“希望不要走到那步吧……”
他撥馬,隨著撤退計程車卒匆匆往東而去。
至於那正在和丐幫子弟廝殺的兩千元軍鐵騎,似乎被人遺忘,從蒙託往下,元軍中個個隨著軍卒撤退的將領誰都沒有去提。
那兩千人已是不可能撤回來了。
宋軍中,文天祥親自率著大軍出城,見到元軍還未開戰就忽有鳴金聲響,匆匆退去,著實有些驚訝。
他知道蒙託率軍來攻繡江鎮純粹就是想拖住駐軍於繡江鎮的他們,但這算是怎麼回事?
難道是蒙託覺得拖延的時間已經足夠?
文天祥沒覺得蒙託會是害怕士卒全部被滅掉而撤軍,因為縱然宋軍勢大,想要盡吞三萬餘元軍也需要時間。再者,蒙託肯定清楚這場戰役的重要『性』,可以說是元軍攻宋的總決戰,若有需要,他哪怕是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絕對不敢擅自撤掉才是。
於是,文天祥心中更為傾向於前面那個猜測。
這讓得他心裡頭突然打起鼓來。
莫非元軍在江側還有什麼安排,有底氣在短短時間內就吃下那數十個師團部?
直到這個時候,從三角洲那裡都還沒有任何訊息傳遞到這繡江鎮